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梁平“种粮能手”田里刨出增收新“稻”路

时间:2021-10-29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8日6时讯(通讯员 郎兴花)近日,位于重庆市梁平区荫平镇三坝村的重庆谷霸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堆的稻谷堆积如山,合作社负责人吴立夫和工人们正忙着卸载、翻晒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43岁的吴立夫是荫平镇三坝村村民,凭借多年的种粮经验和对土地的热爱,成功在田里刨出了一条增收新“稻”路,并带领村民们共同走上了致富路。日前,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庆祝活动上,吴立夫被授予了“梁平种粮能手”称号。

  返乡种粮之前,吴立夫曾常年在福建省、广东省两地搞家装,收入颇丰。但农民出生的他从小就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所以一直想回乡发展。

  2014年,吴立夫回乡成立了重庆谷霸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水稻。

  第一年,吴立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荫平镇流转了110亩田地种植水稻,当年水稻丰产丰收,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一年的成功激发了我种植水稻的热情和信心,于是决心扎根家乡干出一番事业。”吴立夫说。

  2015年,吴立夫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增到700余亩,并购置了旋耕机、烘干机等机械设备,一跃成为了荫平镇当时规模最大的水稻种植大户。

  可这一年,吴立夫也遇到了难关。因为其扩大种植规模的田地曾是藕田,缺乏莲藕与水稻轮作的技术和经验,当年的水稻产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面对挫折,吴立夫并未气馁。他一边自己摸索,一边向农技专家请教,通过多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水稻种植技术。

  “种植水稻就像养小孩,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特别是水稻处于秧苗期时,每天要定时查看秧苗生长情况,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让秧苗能够‘吃饱穿暖’,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2016年,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吴立夫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水稻种植增产的路子,并在接下来的4年里均喜获丰收,产出的大米品质较好,销路不愁。吴立夫也从当地的“种粮大户”逐渐成长为“种粮能手”。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吴立夫每年会将大部分种粮收入、农机补贴和种粮补贴等用于购置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抽水机等农机具,不仅满足自己耕种,还经常为周边的农户提供帮助。

  与水稻打交道多年,吴立夫与水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今年他又种植了700余亩水稻,总产稻谷37.5万公斤,预计可实现产值110万元。

  “当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干一份有情怀的事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就是我的梦想和初衷。”吴立夫说,接下来,他将继续守护好自己的稻田,不断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110/t20211028_99003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