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动态 > 正文

早稻、再生稻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2-03-02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我省早稻、再生稻即将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时期,据省气象部门预测,早稻、再生稻播种育秧期间冷暖交替频繁,气温变幅较大。为保证我省水稻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我省水稻生产条件,现就早稻、再生稻育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提前谋划做好安排。根据年初计划安排,今年双季稻种植面积预计恢复性增长。要立足全年目标任务,提前准备好种子、秧盘、肥料、农膜、农药、育秧床土等育秧物资,聚焦关键设备,做好机具调运和保养维修,确保“农资”、“农机”不误“农时”。

  二是优选品种做好搭配。立足双季稻周年生产,早稻要根据当地常年双季晚稻播种时间,科学做好品种搭配,尽量选择早熟、分蘖力强、抗倒伏的优质品种,生育期以105~115天为宜。再生稻一般选择产量高、米质优、再生力强、综合抗性好、生育期130天左右的品种为宜。

  三是紧盯农时适时播种。我省早稻、再生稻适宜播期一般为3月15~25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播种后及时覆膜保温;大力推广应用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早稻和再生稻机插秧按每亩大田杂交稻1.5~2公斤、常规稻5~6公斤育秧。部分地区如遭遇持续低温天气,无法在3月底前完成播种的,可采用短生育期品种,在平均气温超过15℃后择晴直播,播期不宜晚于4月10日;尽量选用机械条播和无人机飞播等方式,杂交稻亩播1.5~2公斤、常规早稻亩播6~8公斤、常规再生稻亩播5~6公斤,力争以多穗保证产量。

  四是科学管理培育壮秧。为避免育秧期间因温度陡降造成烂秧,提倡工厂化集中育秧,培育高素质秧苗。做好通风保温,大棚育秧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适时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提前通风炼苗,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注意匀施苗肥,一般叶面喷施速效氮肥和磷酸二氢钾。

  五是根据苗情有序栽插。根据苗情、天气抢晴栽插,早稻、再生稻机插秧龄一般不超过25天,手插或抛栽秧龄可以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30天。要保证栽插密度,早稻每亩栽插2万穴、再生稻每亩栽插1.5万穴以上。因地制宜推广机插秧侧深同步施肥施药技术,加大缓(控)释肥、绿色生物农药应用面积,提高肥药利用效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ywdt/snyjstgzz/202203/t20220302_40190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