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永川:石宝寺村荒地变良田 乡村“丰”景再现

时间:2022-07-30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最近,永川区石宝寺村村民黄顺友榨了整整200多斤菜籽油,自己吃不完,送给永川城里的几家亲戚一家一大桶。“我这些油,都是土地整治后新增的3亩多地产出的。”黄顺友笑着说。

  

  “我们这里是丘陵,前些年种地的效益不高,不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原来的耕地逐渐变成了闲置地,土地荒了我们心里也难过。”6月27日,石宝寺村党总支书记唐银玲表示,为确保粮食安全,他们通过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推动荒地变良田,让土地应种尽种。

  首先是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不断深挖土地潜力,将荒山、荒坡地改造成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并修建田间路、排水渠等配套设施保障农业生产。去年以来,石宝寺村共新增耕地80亩,增加水稻产量7.6万斤,增加油菜籽产量2400斤。

  其次是将农田变为良田。过去,石宝寺村的土地零零碎碎,大型农机根本下不了田。而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将“小田”拼成“大田”,让农机下田,成本降下来,效益才好上得去。

  要拿地出来,有的村民不乐意。唐银玲结合村里正在开展的“无职党员当先锋·乡村振兴立头功”行动,让周家嘴村民小组无职党员陈德高带头做示范。他家虽种有两亩水稻、一亩半玉米,但一年算下来除去农药化肥等成本,基本没什么效益。“换发的土地证上面标得很清楚,土地拿出来了以后还有流转费,农忙时可以务工,根据收益还可以分红,咋个算都比你自己种划得来么?”

  改造后,陈德高的3亩土地不仅汇聚成一块大田,还配套建设了生产道路和灌排渠道等基础设施。这下,村民们主动拿出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利铺开。截至目前,石宝寺村已经实施宜机化改造12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亩。

  三是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生产高品质稻米。“我们村生态环境本身就好,就应该立足于生态优势生产高品质的大米,可以卖个好价钱。”唐银玲表示,从2020年起,石宝寺村在全镇第一个开展稻渔稻虾综合种养试点,2021年喜获丰收,市场也是供不应求。尝到甜头后,2021年底石宝寺村又积极向上争取了稻渔综合种养项目。

  目前,石宝寺村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共开展稻渔综合种养560亩。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自己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27亩,水田里渔稻共生,田坎上栽种着优质柑橘、番茄、红橙,四周又栽满了栀子花。

  “我这个稻渔基地比一般的稻渔基地还要好,等到基地正式建好后,游客可以来垂钓,闻着栀子花香钓鱼,还可以到我那农家乐吃纯绿色的稻花鱼、虾稻米。”刘连友开心地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6/t20220630_108720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