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着力改善民生”实践活动,“三举措”落实晚秋粮食作物生产任务,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明确总体思路,落实目标任务。以“主攻秋洋芋,扩种秋豆、秋红苕、秋荞”为思路,大力调整晚秋粮食生产结构,同时县政府出台文件《2022年晚秋粮食高产示范片建设和农户秋粮生产奖补实施方案》,将秋马铃薯、秋红苕、秋大豆任务分解到乡镇,并对秋马铃薯、秋红苕、秋大豆、秋荞等晚秋作物,按照100元/亩进行补贴。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农技人员将分片督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落到田间地块。 开展示范引领,培训生产技术。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县级相关部门及全县13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业务骨干走进全县91个村、农家院坝,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农田保护性耕作、秋洋芋高产栽培、免耕栽培、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晚秋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和巡回指导。耐心指导当地群众科学配比水溶肥,示范喷施苦荞、萝卜、红苕等秋种作物。切实将种植、施肥、防病等技术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块,通过生产示范引领,不断提高晚秋作物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开展田间现场培训会会2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组织资金2万元,购买的以色列品牌雅施钠液体氮和磷酸二氢钾高效水溶肥,开展玉米、水稻、生姜、桃子、猕猴桃等9种605亩农作物试点。 强化市场监管,严格监督检查。县农业、市场监管、供销等部门认真组织晚秋生产所需的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资的调剂供应,保障晚秋粮食生产农资供应。同时,常态化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已开展种子、农药等执法检查20余次,保障了晚秋粮食的生产安全。 县农业农村局积极配合县委绩效办对各乡镇晚秋粮食生产工作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查,重点监督各乡镇的技术指导、目标任务落实、示范效果情况,对工作成效突出、晚秋生产抓得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完成19.32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3%,产量4.5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86.5%。秋粮、秋蔬菜播种面积分别完成1.8万亩、1.7万亩,力争完成秋粮播种4.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