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健全收储运体系 推动肥料化利用

时间:2022-11-07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是达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州、府所在地。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交通发达,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物资集散地。辖13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行政村192个、社区81个,幅员面积90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6万人。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沼气、天然气在农村的普及,作为生活能源材料使用得越来越少,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现象较为严重。为防控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通川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通川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多措并举、疏堵结合,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着力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四川佑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厂)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松坪村4组,占地37亩,于2019年1月通过国土、环保等部门审批并动工建设,厂区四周绿化,实现园林式工厂。该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新型农牧业发展,项目总投入5834万元,2019年10月全面建成投产。公司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打造种养结合之路,发展现代新型循环农业经济,目前已建成占地500亩以上绿色果蔬种植产业基地,同时打造700亩以上粮油种植基地,进行优质果蔬、粮油种植。种植基地全面投产后,将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以上,年产优质果蔬、粮油等30000吨。项目涉及购置建设办公区,原料堆放区,发酵区,陈化、粉碎区,成品库房,原料预处理区,粉状肥生产区及干粪运输车等设施设备。

  二、经验做法

  四川佑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37亩,总投入5834万元,公司属于引领型龙头企业,是一家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生产有机碳肥技术的企业,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绿洲生物有机碳肥技术专利,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废弃物生产生态有机肥。每年计划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农作物秸秆5万吨,生产有机碳肥固态系列2万吨,有机碳肥液态系列3万吨,有机碳水肥系列3万吨,销路良好,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运行,有偿收储运利用农作物秸秆。首先,通过乡镇—村—组—农户,层层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保证了秸秆收储量的来源;二是在农作物秸秆大量产出期间,在相关乡镇的村上建好秸秆简易收储点,派驻公司人员蹲点促收,以现金方式结算;三是发动村组干部以经纪人方式委托代收农作物秸秆,做好秸秆收储花名册,这样既保证了在关键时节收到秸秆,又节省了农户搬运秸秆的劳动力;四是对收储的秸秆集中运输和及时运输,防止火灾等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成效亮点

  该公司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打造种养结合之路,发展现代新型循环农业经济,将农业废弃物变为商品有机肥,每年计划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秸秆5万吨,生产有机碳肥固态系列2万吨,有机碳肥液态系列3万吨,有机碳水肥系列3万吨,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全民秸秆禁烧意识,辖区乡镇通过宣传车、悬挂横幅、张贴公开信(告示)、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单、开院坝会等形式,宣传秸秆禁烧和环境保护知识,让群众认识到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威胁交通安全、降低土壤肥力等问题。同时宣传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惩处条款,让群众不愿烧、不敢烧,确保秸秆禁烧理念入脑入心,营造全民监督、防控焚烧秸秆的浓厚氛围。二是落实责任,织密秸秆禁烧监督防控网,围绕“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全区紧急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印发禁烧告示,全面夯实区、乡镇(街委)、村(社区)、组、户五级责任制和包片责任制。行业监管部门把露天禁烧秸秆列入日常检查、巡查范围,对露天焚烧秸秆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强化震慑作用;村(社区)与农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到户,并对外公布举报电话,通过有奖举报的方式,筑牢秸秆禁烧防线。镇、村两级落实专人、采取轮班值守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蹲点巡逻,防控和劝阻秸秆焚烧现象,形成横向到边的严密监控网络,将秸秆焚烧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综合利用,打造生态环境“绿色秸秆”,秸秆禁烧重在“疏堵结合”,而根本在于提高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通川区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多途径提高秸秆利用率,秸秆利用方式已从主要用于生活燃烧能源和牲畜饲料,扩展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的“五化”综合利用格局。目前,通过与双龙镇四川佑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川区百脊庙木易生态家庭农场、通川区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和养殖大户签订协议,提高秸秆利用率和转化率,延伸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产质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是市场主体主动切实介入,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

  四、发展展望

  该公司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绿洲生物有机碳肥技术专利,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生态有机肥,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又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属于朝阳产业,前景广阔。下一步将继续收储运利用秸秆,进行肥料化利用,从源头上达到禁烧的目的。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11/7/6a9d0fd301844060b0325f776d273f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