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金秋时节 “鱼米之乡”稻熟虾肥

时间:2022-11-07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11月2日,“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玄滩示范区——泸县玄滩镇新山村双稻双虾产业基地种植的再生稻成熟了,农户正忙着收割水稻,捕捞鲜美的大头虾。

  “你看,我们养殖的大头虾个头肥硕、肉质鲜嫩。批发价30元/公斤,客户抢着要。”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廖萌说。活蹦乱跳的大头虾、鲫鱼被捕捞到田边,就地分拣、称重、装车,发给订货商。

  “今年是双稻双虾首次收获,中稻亩产450公斤左右,再生稻亩产200公斤没有问题,每亩出产大头虾50公斤左右、鲫鱼25公斤左右。”新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集体资产公司负责人胥世平高兴地说。

  据玄滩镇副镇长王邦全介绍,玄滩镇争取到2021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巴蜀鱼米之乡”项目资金共400万元,在新山村建设稻虾养殖基地400亩。基地今年4月建成后,由新山村村集体资产公司主导,泸县海牧专合社技术入股,实行“中稻+再生稻、小龙虾+台湾大头虾”双稻双虾种养模式。今年基地年产小龙虾3万公斤、台湾大头虾3万公斤,产生效益420万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良好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泸县以打造‘巴蜀鱼米之乡’为契机,积极搭建一二三产业互动平台,打造集人文、产业、美食、景色于一体的绿色旅游观光农业产业格局,让农村有景可看、农业有钱可赚、农民有活可干。”泸县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张庭胜介绍说。

  据悉,泸县全县有水产养殖水面6.48万亩,2021年水产品总产量4.7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0.6亿元。2018年以来,泸县稻虾产业发展迅速,现有稻虾综合种养大户230户、稻渔家庭农场110家、专业合作社14个、1.2万亩市四星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1个。截至2021年底,全县发展规范化稻虾综合种养3.2万亩,带动农民稻田养虾11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万吨,直接经济价值4亿元。

  今年,泸县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联动永川、江津、隆昌、合江,合作探索“农业+”发展思路,共同打造川渝稻虾优势产业带,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助推川渝融合发展。

  在打造区域虾稻米、稻田虾品牌,做好品牌营销,不断提升虾稻米、稻田虾品牌价值的同时,泸县还依托“中国龙文化之乡”和龙城名片的文化资源优势,深挖“龙文化”产业效益,让龙虾、龙眼与龙文化快速融合,在玄滩镇泸永高速连接线规划建设小龙虾美食一条街,带动农业、餐饮、旅游、服务业产值的快速递增,促进泸县旅游业的提档升级,全力推动小龙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余翔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11/7/0f4e4cb4a87e47999f7fa8bbb9886c0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