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重点农业领域实现新突破,2022年人参、葡萄、绿优稻米、中小药材等实现产值400亿元,同比增长11.9%。
据了解,通化市大力促进人参产业发展,全市打响“中国人参城”品牌,建设了人参种植示范基地9个,推广绿色种植等技术1万亩。全市人参留存面积5.5万亩、林下参发展到45万亩。全市还加快推进集安人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化人参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人参加工企业发展到450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16户,开发系列产品800余种,年加工人参8000吨。
通化市还不断加快推进集安山葡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着力打造集安鸭绿江河谷、柳河山葡萄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形成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休闲及葡萄酒生产、文化体验和传播等多项功能相融合的全新葡萄产业。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14万亩,高质量酿制山葡萄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1760亩;葡萄酒生产企业55户,其中上市企业2户、规上企业4户,精品酒庄5家。
通化市还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集中打造辉南、柳河、通化县三个稻米产业经济带,重点培育稻米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柳河县和辉南县2个省级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水稻种植面积72.85万亩,通化县、辉南县被认证为国家级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创建稻米类“三品一标”农产品标识54个;规上稻米加工企业发展到28户,加工水稻7.35万吨,销售大米4.65万吨。
充分发挥地处山区的优势,通化市还大力发展中小药材产业,全市重点发展返魂草、贝母、五味子、穿龙薯蓣、细辛、天麻等长白山道地中小药材,建设长白山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中小药材种植面积6.2万亩。与此同时,全市林特山珍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以红松果林、山核桃、大榛子等为主的果材林培育面积达到48万亩,以林下参、返魂草、五味子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面积达到42万亩,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47万亩。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1/t20230111_86578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