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慈利县早部署、早谋划,抓实抓牢春耕备耕,打响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早谋划,定目标。1月11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粮食生产座谈会,广泛听取乡镇政府、技术人员及种粮大户的意见,群策群力谋划全年粮食生产。今年,全县计划完成粮食种植87万亩,力争实现总产量33万吨,坚决完成“双稳”任务。
早开工,保进度。1月31日(正月初十),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会议,督促各标段抢抓天气,加强组织,迅速复工。各标段积极响应,组织机械、人力迅速到位,自1月31开始有序复工,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大约85%以上的工程量,预计会在今年3月底全面完工。
早生产,战春耕。一是抓紧开展棉花生产。今年,全县计划发展棉花生产1.4万亩,并承担橘棉套作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创新项目。1月29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来到东岳观镇北平村项目建设基地,对橘棉套作及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进行实地踏勘,测量田地距离,确定种植间距和技术措施。目前,项目建设主体根据确定的棉花种植间距标准,正在抓紧推进整地、开沟起厢、覆膜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茶园抓紧施肥。古道源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生产主体从1月29日开始开工,对茶园进行施肥,促进春芽萌发。
早调度,保供应。县供销联社、各农资批发商加强农资储备,全力备耕。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全县水稻品种不完全统计为83个品种,种子存储量大概260吨左右;玉米种子不完全统计为106个品种,储存量大约280吨左右,种子价格正常,种子市场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我县供种需求;全县化肥用量大概3万吨,目前市场储存量大约4万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农民朋友已陆续进行生产资料采购,备耕高峰期即将到来。
早监管,稳秩序。县农业农村局着力加强农资监管,确保农民朋友购买到放心、优质农资。一是对2023年全县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及供应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对种子经营批发市场展开监管巡查;二是启动2023年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工作;三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加强农资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