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正抢抓农时,积极做好春耕备耕、春季管护工作。
在位于万州区甘宁镇的智能育苗车间里,辣椒、西红柿、甘蓝等菜苗长势喜人。由于大棚安装了物联网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感知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等数据并适时调整,再加上穴盘播种、肥水一体、嫁接育苗等技术,效率要比传统人工育苗高出不少。
重庆同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长坤告诉记者,这里全年可育优质蔬菜种苗1000多万株,除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以外,也为种植大户提供优质蔬菜种苗。
在潼南区多个小麦种植基地,无人机已经成为春管“主力军”。为保证丰产丰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蹲守田间地头进行飞防指导。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余金珂介绍,他们早部署、快行动、抢抓农时,通过农技下乡+植保无人机的方式,全面开展小麦春管精准服务工作。
潼南区大佛街道丰产村种植大户刘华健说,指导得非常及时,学到了很多病虫害防治知识,对今年的小麦丰收充满了信心。
针对农机的检查力度也在加大。黔江、江津等地的农业执法人员重点对农机超期使用、以旧充新等行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杜绝“三无”农机、报废农机和改装农机流入市场。
黔江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李林海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农机,这样不仅安全能得到保障,国家也有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