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贸市场法制 > 正文

高擎农资打假利剑 专项执法护农保耕

时间:2023-03-17 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农资质量事关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是春耕备耕的重中之重。今年开春以来,全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环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范围,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生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年初印发了《2023年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举办了2023年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仪式,详细部署全年农资打假阶段性工作,形成农资使用旺季“常态化”打假高压态势,高位推动专项行动落实。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细化措施,全区18支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提前部署、迅速行动,紧盯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农膜等农资产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农资打假方案,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西北农资城、个别乡镇农资店等进行综合检查,实行农资经营店执法监管档案管理,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店93家,受理违法线索4件。永宁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310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门店129家,重点检查未审先推、白皮袋种子,排查2022年全国农药监督抽检不合格农药以及无登记证的肥料产品等,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立案查处经营假劣兽药案件1起、经营未经登记的肥料案件1起,受理各类农户投诉5起。贺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76家,立案查处无证经营兽药的违法行为1起。灵武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采取日常检查及联合执法检查的方式,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检查农资店65家。

  石嘴山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采取“拉网式”检查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资打假执法检查32次,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主体220家,查处流动商贩经营玉米种子案件1起,罚款5100元、查处玉米种子标签不符合规定案件1起,罚款2200元,查获涉案玉米种子235公斤,进一步净化了种子市场。平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六查”(即:查证照、查台账、查标签、查票据、查线索、查虚假宣传)的方式全面检查农资店,出动执法检查人员92人次,检查门店178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查处玉米种子未审先推违法行为1起,查处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案件1起,清理肥料下乡“忽悠团”1起。

  利通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农资检查26次,检查种子、种苗生产企业7家,检查农资经销店63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兽药案件1起,没收假冒伪劣兽药186盒(瓶),罚款2300元。盐池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8家,查处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兽用处方药案件1起。同心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相关执法部门,以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等为重点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行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9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87家,处理经营假劣兽药、不合格农药、进销货台账不全的违法行为各1起。青铜峡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73家,对3家农资经营门店购进种子没有及时备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立案查处农资违法经营行为3起,累计没收假劣农业投入品23.6公斤。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打击外来农资“忽悠团”非法销售农资产品2起,其中立案查处1起,罚款6000元;1起因组织开展销售促销会未遂,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原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完善规范、巡查、监管、办案“四位一体”的动态管理机制,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03家,查办未取得肥料登记证案件1起、经营假兽药案1起,扣押未登记证号肥料32吨,假兽药49袋。西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采取集中检查较大的批发门市部,定期不定期对小经营摊点进行突击检查的方式,出动执法人员64人次,检查整顿农资经营单位46家,责令限期整改的企业1家。彭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04家,责令16家玉米种子未备案农资店限期备案,当场下架发现的少量过期饲料。隆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103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53家,规范经营行为3家,查处农资不法流动商贩和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案件1起。泾源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4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27家。

  沙坡头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03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主体156家,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20起,其中立案查处7起,限期整改3起,责令现场整改10起。中宁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86人次,检查企业和经营网点78家,依法查处1起走村串户兜售不合格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罚款8500元,暂扣不合格农资产品34吨。海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五查、四规、三导、二看、一抽检”的模式,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销主体92家。

  同时,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积极开展涉农法律法规普法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布“告知书”“销售名录”“购买农资注意事项”等,压实农资经营主体责任,推动案例警示下乡进村,进一步强化群众防范和识别假劣农资的意识。全区上下形成农资打假“一盘棋、一张网”,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得到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303/t20230315_39962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