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部县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抓手,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截止2022年末,建成高标准农田82.2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6.3%;“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8.1万亩,到2030年,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紧紧围绕“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建设要求,立足“三个坚持”,把“藏粮于地”战略落实到位。 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按照创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产能和绿色导向,既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外观形态质量,又切实改良土壤、提升肥力;注重新建与提升并重,既提高新建项目质量,又推进已建项目改造提升;同时与南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人居环境及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切实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利用。 工程建设坚持高质量。坚持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为着力点,规范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改良、农田防护和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等建设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平整田块时,不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灌溉面积7500亩,对沙化地、瘠薄地进行改造,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厚度,进一步提升产能;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建好路、水、电等生产设施的基础上,配套完善农机、烘干、收储、加工等设施;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四制”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同时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监管,建立质量监督小组,选派一些懂项目、懂工程的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对土地调型、道路建设、沟渠整治等工程进行质量监管,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综合利用坚持高效益。建立以“村为主体、乡镇监管、县负总责”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做到项目建成后“有人用、有人管、有钱维修”;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等多种形式,自主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同时加强对流转耕地用途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的种粮属性;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培育新品牌,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和农业效益。经测算,在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区域种植粮油作物亩产比其他区域同类作物高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