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通讯员 胡俊秀
进入4月,位于哈巴河县的吉林省农科院哈巴河县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就忙碌起来,他们对中药材生产质量溯源设备进行维护,为中草药种植做好前期检测准备。
“溯源设备可以随时检测当前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保证中草药生长得更好。今年,我们还开展了板蓝根、赤芍、菊花等大宗中药材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圃建设工作。”4月1日,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副院长韩忠明说。
2021年以来,吉林省第四批援疆团队积极牵线搭桥,协调吉林省相关院校和企业与阿勒泰地区就中医药开发展开系列合作,先后完成65个中草药品种引育试验,帮助阿勒泰地区建设以中药材检测为主的阿勒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圃),开展中药材产业经贸交流合作,助力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升级三甲医院等相关工作。
由吉林农业大学承担的《阿勒泰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及规范化种植、评价、产业示范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顺利结题完成验收,该项目对后期阿勒泰地区中草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有关中草药的研究成果就获得国内专利6项,获得国际授权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4项。韩忠明说,希望通过规划引领,将阿勒泰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新疆乃至国家重要的大健康产品生产基地、西部独具盛名的旅游康养中心和驰名中外的绿色药材之乡。
阿勒泰地区从2018年起逐步调优饲草料优势产业和中药材、小浆果等特色产业,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种植研究院,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推进。
围绕阿勒泰地区优势资源,开展中草药产业规划、规范化种植、产业综合研发等工作是吉林省助力阿勒泰地区打造中草药全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于华洋表示:“正是有了援疆前指的主动出击、后方单位的主动支持以及援受两地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作为,真正展现援疆工作‘全国一盘棋’思想,阿勒泰地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找准了新定位、开创了新局面、攀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