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内江市中区全力以赴抗旱保春耕

时间:2023-05-04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去冬今春以来,内江市市中区有效降水偏少,气温总体偏高,部分地区出现“冬干连春旱”,对春耕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市中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抗旱保春耕。

  一是积极开展形势研判。牢固树立抗大旱和抗长旱思想准备,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与区人影办会同市气象局加强会商研判,认真分析旱情形势。据最新农情调度,全区水稻已移栽1.5万亩,进度达21.2%,等水栽秧面积0.68万亩左右,玉米已播栽11.08万亩,进度达89.9%。

  二是加强排灌设施维护。安排专人摸清全区99座提灌站运行情况,收集农机提灌站新建、改建需求,向上积极争取资金项目,确保农机提灌站发挥做大作用。成立8支农业技术指导队伍,深入基层千方百计广辟水源,抽、引、提相结合,渠、井、库一起上,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及时引水入田。

  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预计5月底前全面完工。正加快编制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方案,预计在8月底前全面开工,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造提升任务,显著提高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满足农作物“旱能灌、涝能排”要求。

  四是推广大春抗旱技术。积极抓好“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早制旱”等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作物播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耐旱作物品种,充分利用好育苗工厂,采取稀播培育长龄壮秧、化学调控延长秧龄、两段寄栽育苗等农技措施,努力延长秧龄,保证在大雨来临时有秧栽;水稻采取分时段育秧,采取“三苗”配“三田”,扎实抓好抗灾减灾技术落实。

  五是开展高产抓点示范。依托凌家镇、龙门镇现代粮油园区建设,打造1个优势作物高产示范片、3个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点,带动全区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对无水源保障的田块及时规划改种旱粮作物,建设“水改旱”示范点3-5个,努力建成水改旱示范田、样板田。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5/4/373826c7f63f4410b7040ff156f275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