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之余,和龙市福洞镇东新村党支部书记潘振华每天都要钻进村里的大棚,看看花籽出苗情况,观察西瓜苗长势,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别看我们这大棚规模小,但只要经管得当,也能为村集体增加不少收入呢!”潘振华说,去年东新村在镇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整合闲置土地,搭建两座育苗大棚,种植1800余株西瓜苗和6种花籽,沙土地长出的西瓜又大又甜,一点儿不愁卖,2万余株花苗一部分售出,一部分用于村内环境建设。“没想到还真成功了,几个月的悉心照料换来村集体增收1.7万余元,值,太值了!”潘振华高兴地说。
早在几年前,东新村就尝到了发展小产业的甜头。当时,东新村不少村民家有养蜂传统,但用的是土方法,蜂蜜产量有限,自留后富余的顶多就是卖到十里八村。2018年,东新村开始壮大养蜂产业,整合村里的养殖户成立养蜂合作社,聘请养蜂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当年养蜂收入就超过15万元。“产业不在大或小,只要找对路子,小产业也一样能大展拳脚。”潘振华说,今年,东新村扩大大棚规模,让“不起眼”的小产业继续为村集体经济“增肌造血”。
福洞镇以东新村为示范,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以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全镇走出一条产业振兴的“福洞之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这是“庭院经济”的概念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首次亮相。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绘好村小集体经济全局推进“作战图”,福洞镇成立壮大村小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立足各村实际,引导做好“一村一策”产业规划。在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各村纷纷摸清村集体资产家底,全面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尤其注重闲置庭院的开发利用,鼓励以户为单位开展小养殖、小种植事业,以村集体领办创办合作社为主体,带动村民高质量栽植花卉、种植瓜果,大力开展辣白菜加工等小规模集体产业,推动“庭院经济”从“小而精”迈向“广而深”。
今年,福洞镇4个行政村中已有3个村搭建起育苗大棚,发展花卉、瓜果种植等小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5/t20230524_87133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