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广汉市压紧压实责任,加大各方投入,完善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全力以赴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藏粮于技,“农技+农机”助力粮食增产。在“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基础上采用进一步优化升级的“稻茬小麦播种施肥喷药一体化立苗技术”,通过一次作业即完成播种、施肥、封闭除草等工序。后续只需在初花期进行“一喷三防”(一次喷施药剂实现防病、防虫、防早衰),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种植效益。目前,广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7.7%,无人植保机、无人拖拉机、无人收割机等各类新型农业机械轮番上场,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流程机械化,为粮食生产提速增效。 藏粮于地,良田夯实粮仓根基。提高粮食产量,保护耕地是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广汉按照“整村整镇推进,集中连片打造”的方式,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实现增减挂钩、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近两年净增耕地1332亩,在全国率先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工作。 藏粮于民,人才引领粮业未来。粮食稳产增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广汉建设小麦专家大院,积极对接、聘请省农科院农业专家常驻园区,从事耕作制度、作物生理和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上,探索出“遴选+认定+管理”的三步法高素质农民培育评选制度,创新推出高素质农民“导师制”“寄学制”。在经营主体培育上,实现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齐头并进。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433家、农民合作社555家,国省级示范场示范社达57家。 广汉将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广汉现代化建设,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出广汉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