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赋能。制定《什邡市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什邡市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什邡市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和职业农民制度试点九条措施》、《什邡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等4个乡村人才振兴系列专项方案,持续推进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截至去年有112人享受补助资金达874余万元。(2)素质赋能。建立“什邡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整合优质资源,完善培训设施,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培训提高有效平台。积极引进急缺专业技术人才8名,通过省级“头雁”项目、本级“领头雁”项目培育34名优秀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培育141名高素质农民,目前培育高素质农民达1285人。(3)服务赋能。开展校地、院地合作成立“两站两基地”,主动与技术服务团对接,积极参与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通过人才服务,持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能。联系部省市级专家来什指导服务2000人次,开展实用技术宣传、培训指导约6000人次,本级与川农大科研团队合作,柔性引进9名专家人才来什指导,选派7名专业干部援彝。(4)激励赋能。通过人才激励措施,落实扶持保障。认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88人,通过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33人;8人取得省级以上荣誉,推荐1人申报德阳“英才计划”农业大师、1个家庭农场为四川省第一批“10+1”典型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落实市领导联系农业专家人才10人的关怀政策;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在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宣传发声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