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抓行业就要抓党建”的部署要求,及时成立农业农村行业党委,压紧压实党建政治责任,聚焦“三个三”着力推动农业农村行业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党委“三个有”,夯实行业党建工作基础。市农业农村行业党委成立近1个月以来,迅速实施全市农业农村领域“两新”组织拉网摸排和建章立制攻坚行动。一是拉网摸排有台账。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情况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按照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和出资人情况清的“五清”要求,对全市287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非公企业、重点种业非公企业进行“靶向式”摸排,规范建立行业党建信息库,切实打通行业党委“神经末梢”。二是组织体系有支撑。市、县(区)贯通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全市11个县(区)均已成立农业农村行业党委,建立农业农村行业党建信息库,并锁定党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开展集中攻坚,力争9月底前推动全市有党员的农业龙头非公企业、重点种业非公企业全覆盖建立党组织。三是工作力量有保障。市委“两新”工委建立农业农村行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安排农业农村行业党建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工作开展,并根据年度考核等次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市委“两新”工委向市农业农村行业党委积极选派党建指导员,保障工作力量。 二、聚焦机制“三条线”,健全行业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力量整合、一体部署、统筹推进,确保行业党委规范高效运转。一是纵向贯通“责任线”。制定印发《行业党委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农业农村行业党委运行规则和议事决策程序,建立健全行业党建工作定期汇报沟通、考核督导机制。加强与行业“两新”组织属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努力实现信息定期沟通、重点任务协同研究、突出问题联动解决、考评结果双向反馈,推动行业党委职责有效发挥。二是横向协同“护航线”。牢固树立“大党建、大行业”意识,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会商行业党建重大事项,着力解决行业党委运行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构建全市农业农村行业党建工作“一盘棋”的良好格局。三是专班赋能“连接线”。成立农业农村行业党委党建工作指导组,明确由产业工作专班主任担任党建工作指导组组长,全市现代农业“5+2”产业6个市级工作专班、38个县级工作专班负责联系指导对应产业龙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把“管行业就要管党建、强业务也要强党建”的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对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的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 三、聚焦服务“三精准”,推动党建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坚持把指导服务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汇聚磅礴的社会力量和组织力量。一是精准掌握需求。建立联系市领导、市县专班分级负责责任清单,坚持月走访、季研判,全覆盖实地走访行业“两新”组织,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发展趋势,收集企业存在问题367个,现场推动解决问题95个,形成有操作性的分析报告和问题台账。二是精准支持发展。针对全市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宜宾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扶持措施》,“真金白银”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开展“百规千企万户”攻坚行动并对应出台支持政策,联系专班指导推动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发展壮大、“升规入统”,预计今年全市涉农规上(限上)企业达400家,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家。三是精准示范带动。组织农业龙头非公企业参加博览会等重要节会活动,突出宜宾实际,选树农业农村行业党建品牌,充分彰显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风采。谋划举办宜宾市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围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宜宾示范区等主题,推介表彰农业农村行业“两新”组织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