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雅安市汉源县多措并举扛牢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时间:2023-07-06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守好耕地,既是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时刻不容懈怠的责任。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汉源县科学谋划、综合施策,守好每一寸耕地。

  一、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做好宣传引导

  一是攥好职责“方向盘”。汉源县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不断压实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确保责任层层传导到位。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开挖鱼塘、修建厂房等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势头,牢牢守住16.31万亩耕地红线。二是系好耕地“安全带”。为解决汉源县因产业发展用地和项目用地需求,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汉源县实际,起草《汉源县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强化监测监管,严格审查图斑,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全力保护耕地资源。三是织好宣传“引导网”。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和拍摄专题片等方式,态化走村入户摆摊发放耕地保护宣传资料,为群众解惑百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对耕地保护政策等进行全面讲解,积极引导村民认识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让耕地保护知识入脑入心,增强全社会关注耕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形成耕地保护强大合力。

  二、聚焦国土空间规划,强化源头管控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相关工作部署,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宋博任组长的乡村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县级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工作职责。二是推进片区规划编制。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片区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汉源县第一批次片区规划汉源县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和滨湖阳光康养宜居片区,已按照市级部门时间节点要求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完成了公众意见征求、专家评审、县级相关单位意见征集、县级工作专班审查、县规委会审查、市级专班审查,阶段性成果已上报市级相关部门;第二批流沙河上游生态有机特色农业集中片区规划阶段性成果已按要求上报市级部门审查;第三批次大渡河左岸绿色载能产业发展先行片区、大渡河右岸民族融合红色旅游发展片区规划已于6月形成阶段性成果并上报市级有关部门审查。三是聚焦空间战略留白。统筹当下和长远,通过“定空间不定用途、定空间不定时序、定指标不定空间”等方式,综合考虑人口流动和乡村旅游的不确定性,在规划居民点周边设置留白用地,增强规划实施可操作性,保持规划适度弹性,为未来发展科学“留白”。

  三、健全田长制度体系,落实巡田制度

  一是建立工作体系。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2年底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到2025年年底,田长制责任全面压实,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监督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模式。二是优化组织框架。印发《关于设立县级田长、常务副田长、县级副田长及县田长制办公室的通知》(汉委办〔2022〕119号)、《关于印发乡级田长、乡级副田长、村级田长、行政村(社区)网格员的通知》(汉田长办发〔2023〕1号)等文件,明确29名县级田长,形成汉源县县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设立167名乡级田长,929名村级及村级网格员,建立起汉源县乡级、村级田长制责任体系,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田长负责。三是明确职责要求。印发《汉源县田长制运行规则(试行)》等三项制度,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管理保护机制,形成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县级田长、副田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乡级田长、副田长每月巡田不少于一次,村级田长、副田长每周不少于一次。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7/6/b084ce612e5145ed8a604df9e4cb04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