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最早成熟的小麦,在巴彦淖尔市开镰收获,预计巴彦淖尔市小麦单产、总产较去年增幅较大,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开门红。据农情调度,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约18万亩、初步测算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22斤,预计增幅2.6%。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及时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下达盟市,同时自治区政府与各盟市政府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下达了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提前分解下达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一次性补贴159.6亿元,重点支持粮食作物生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在全区开展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和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合资金500万元,在3个盟市5个旗县建设15个小麦千亩示范区、2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全区小麦高产高效示范区总面积达到30万亩。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精心组织、层层压实责任,继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根据立地条件,引导农户立足早播,突出抢播,最大程度减少潮塌等因素对小麦种植的影响,为全面保障河套灌区小麦收获实现“丰收在手”。
一是早部署、早行动。为保障河套灌区麦收顺利进行,做到适时收获,6月30日自治区印发小麦收获六条措施,联合自治区气象局发布3期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联合自治区气象局、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和气象局分析了河套灌区气象情况,跟进提供气象服务,保障顺利收获。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及早研判,提前部署机收准备和细化工作,抢抓小麦收获关键期,立足于抢、着眼于快,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巴彦淖尔市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和《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及收获期预报》。各旗县区提前谋划,详细摸底,精准调配机具,及时帮助困难农户和农民群众落实作业机具,确保不丢一块、不漏一户、应收尽收。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