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耕地撂荒。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建立“空、天、地”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动态监测撂荒地位置、撂荒时间等情况,对于不同类型荒地,分类开展粮食种植、景观打造等,有效解决撂荒、弃荒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动态清零撂荒地约18000亩。 (二)加强农田建设。实施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对零散田块进行统一规整、格田成方,实施秸秆还田、地力培肥等综合措施,开展沟渠、蓄水池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共组织农技专家和农业服务队9支、布设土地污染监测点9个。 (三)强化污染防治。推行“猪-沼-果(菜)”“禽-肥-果(菜)”等循环种养模式,布设土地污染监测点9个,开展农田地膜、农药包装物残留监测评估,提高农膜回收率。截至目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及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