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通化县认真贯彻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在高处“布局”、在新处“施工”、在实处“落子”,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实施了一批符合县情、符合实际的特色做法和创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初秋时节,行走于乡镇村屯犹如翻开一幅瑰丽的田园画卷,白墙红瓦的房屋尽显农家格局,乡间公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丰收的果园、缀满枝头的大榛子、承载历史故事的万亩稻田,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一应俱全。在通化县,乡村振兴的蓝图绘制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与模仿,而是因地制宜的细细规划。
二密镇是传统工业强镇,现有东宝集团、双龄铁矿等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上半年税收入库2546万元。在推动各产业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将铜矿老工业基地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携手金隆金行恒邦矿业及铜矿公司共同打造二密铜矿老工业基地博物馆,现已收集老物品50余件。
二密镇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建管并重,各村“颜值”实现大幅度提升。高质量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达100%。
村容村貌的蝶变,改变了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几年,通化县突出“城乡融合”,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按照“以点穿线、连线成面”思路,以“九有六无”为标准,重点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和偏远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抓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三大革命”。
乡村的风景,无比美丽,但绝不只是“美丽”。乡村振兴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走进绿金万穗万吨鲜食玉米加工基地,一车车运输卸装完毕的新鲜甜糯玉米正在等待送进加工车间,将通过杀菌、蒸煮、速冻、包装等一系列加工流程之后变成鲜食甜糯玉米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华丽变身。绿金万穗万吨鲜食玉米加工项目重点对玉米及相关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开发玉米的价值链,提高种植鲜食玉米订单农户的经济收益。
在绿金万穗万吨鲜食玉米加工基地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砂石等装修材料的装运工作。目前,工程已完成冷藏库、剥皮车间、加工车间、速冻车间、制冷机房、锅炉房和办公楼建设,安装速冻隧道生产线2条、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2条,并已投入试生产。
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理念的推动下,庭院经济、农家乐、电子商务等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勤劳朴实的通化县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绘就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9/t20230905_87922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