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隆昌市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预计完成粮食产量32.63万吨,比上年增加0.92万吨,增长率2.9%。 一是建好耕地强基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预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在普润镇、石碾镇、黄家镇、双凤镇、响石等镇街建设集约、可机械化高标准农田3.3万亩(其中新建1.9万亩,改造提升1.4万亩),预计2023年底总面积达到38.71万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推动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明确发展稻渔、稻虾等综合立体种养应以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为前提,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等行为。 二是加大投入强保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良水稻品种、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利用项目资金707.9万元采购稻香杯优质稻内6优107、川优8213等12个品种66.02吨,二化螟性诱装置1.4万套、赤眼蜂球1.6万个、120ml有机肥6万袋和旱育保姆拌种剂2.99万袋,统一发放物资到乡到村、落实到农。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降低种粮风险和成本,及时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7446.37万元。 三是科技支持强服务。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联动下沉式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农户解决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派出农技人员180余人,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198次、1160人次。持续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合开展新品种、新模式试验示范,集中打造“中稻+再生稻”高标准示范区和辐射区,在云顶镇、石燕桥镇示范种植水稻新品种,推广以旱育秧为主的抗旱技术措施,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各农资经营网点进行走访调查,确保全年全市春耕农资储备能够全面保障春耕生产需求。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