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捕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维护生态多样性,修复水生生物资源,9月5日,全国首批引导社会公众科学放生阿坝州试点工作在阿坝州州府马尔康启动。 在马尔康市大渡河上游鱼类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区文化长廊放生活动现场,在公证人员和现场群众的见证下,14万尾川陕哲罗鲑和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等鱼苗相继被放入梭磨河。 据悉,近年来,由物社会公众参与放流(放生)活动逐渐增多,但放生活动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有效减少盲目放生对水域生态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规范社会放流(放生)活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强化社会放流(放生)的规范管理,推动开展增殖放流供苗单位和定点放流平台建设。2022年,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1200多家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基地和260多个社会公众定点放流(放生)场所。首批科学放生试点选择在重庆市北碚区、北京市丰台区及四川省阿坝州。 此次全国首批引导社会公众科学放生阿坝州试点工作的启动,旨在强化社会公众规范放生行为,科学放生、依法放生,同时通过试点工作,加强放流平台建设,扩大点位布设范围。探索在主管部门举办的增殖放流活动中进一步向公众开放,引导社会公众通过参与规范化增殖放流活动的方式满足放生需求。 此次活动倡导全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奉献一片爱心,守护一方碧水,踊跃参与科学、规范的增殖放流,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资源养护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阿坝州人民政府及阿坝州长江、黄河流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企业、全州13县(市)渔政执法人员以及媒体参加此次活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