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风险管控、着力加强内部审计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财会监督,人才培养、结果运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力争达到“防未病、治已病”的目的。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内审工作“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有关要求,紧盯重大政策、重要任务和重点资金,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内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健全监管体系,做实内审工作“深度”。坚持把内审工作作为推动厅系统各单位重大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手段,在系统梳理审计发现问题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制度漏洞短板,修订完善厅系统《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4项制度,以制度促规范、靠制度管长远。有效利用巡视巡察“政治监督”权威,建立了“内审先行、巡察跟进”贯通协同的监管工作机制。
三是对标监管要求,拓宽内审工作“广度”。主动拓宽内审监管范围,择优选取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厅机关和厅属各事业单位202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开展全方位内审,紧盯内控管理、政府采购、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结合各单位排查出的廉政风险和防范措施,找出各单位内控管理、资金支出方面的问题,提出明确整改要求,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
四是创新联审机制,把好内审工作“精度”。印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建立内部交叉审计工作机制,开展互审互评,既相互借鉴、又锻炼队伍,全面提升内部监督精准度。树立“审前必研、凡研必透”的理念,深入被审计单位,对制度建设、职责分工、工作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事项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五是深化成果运用,强化内审工作“效度”。坚持把推进内审查出问题整改作为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及整改措施,坚决杜绝拖延应付、虚假整改。及时梳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责任“三项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动态管理“一本台账”,安排专人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月报告整改进展,不断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