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强产业基地。探索土地“三权”利益联结机制,推广“稻虾共生”“粮药套作”等立体种植方式,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余亩、标准化稻虾示范基地2万亩,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稻虾产业发展。2023年,园区粮食播种面积5.95万亩、产粮2.64 万吨。 2.夯实技术支撑。与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共建水稻专家工作站,开展稻虾养殖和粮油生产技术指导。搭建智慧农业数据运营平台,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遥感等技术实时采集稻虾产业数据,该项目入选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 3.激活发展动能。设立3000万元风险基金,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村资贷”“兴虾贷”等金融产品,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构建“互联网十农事服务+电商销售”现代农业模式,引导入驻花语岸等电商企业,通过创建品牌旗舰店、产地直播直销等方式, 2023年园区总产值达9.58亿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