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垦区两次“特指性”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垦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种业集团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三大一航母”发展战略、“1213”工程体系以及“十四五”规划,种业集团为解决小农户向规模化发展的经营难题,充分发挥垦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一、北大荒种业集团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底,2020年完成销售额21亿元。2021年,预计实现销售额30亿元。现有在册员工1789人。经过多年努力,种业集团的服务领域由垦区逐步向全省、全国拓展,基本完成由地域种业向全国化种业的战略转型。成为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和种子支持的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努力,种业集团以三大产业为依托形成了有别于其它企业特有的优势。一是种子产业园。位于宾西国家级开发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建设了办公楼、产品研发和生物育种中心、加工生产线及综合楼等。目前种子产业园二期征地手续已完结,项目正在报批中;二是农机产业园。位于宾西国家级开发区,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分别建有厂房、库房和综合用房等基础设施;三是掺混肥、复合肥产业园。位于吉林长德新区米沙子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在原有年产20万吨掺混肥、复合肥生产线的基础上,今年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塔造粒复合肥生产线已经投产。
二、北大荒农服集团组建情况
2020年,集团党委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高度出发,同意由北大荒种业集团出资组建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农服集团),作为集团“双控一服务”承载主体之一,重点在控制化肥、农药、农机等前端农业投入品专业化服务上下功夫。2020年12月29日,农服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一)组织架构
农服集团主营农资、农机、农化三大板块业务。农资板块逐步以化肥减量、黑土保护为发展方向,承担复合肥、配方肥及钾肥等集团化供应工作,提供配套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等投标任务;农化板块承担农药、微肥等集团化运营供应及技术服务等任务;农机板块整合种业集团农机板块优良资产,以全资子公司为先行试点承担农机投入品集团化运营,推广“专业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购机户市场化运作”的农机联合销售模式。整合农机资源,参照“滴滴”打车模式建设智能农机服务平台,提供农机技术服务等任务。
(1)管理架构
农服集团内设五部一中心,即综合部、农资事业部、农化事业部、农机事业部、企管风控部和财务共享中心。党的工作由种业集团一体化管理。农服集团直接对应管理相关公司,采取独立法人与事业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做到最少人创造最大价值。
(2)运营模式及目标
以“双控一服务”建设大基地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化肥生产基地、农机联合销售及农化品牌优势,在稳定现有地方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承载农资、农机、农化三大板块业务集团化运营。
充分发挥垦区市场发展潜力和农服集团现有资源等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北大荒集团在高新技术、农业投入品、土地托管等领域政策,强化政策运用,服务垦区市场。发挥企业生产、代理销售的优势,逐步探索农业投入品集团化运营模式,通过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投入品集团化统一供应,形成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供应合力,达到价格控制、降本增效的目的,打通小农户共享现代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数字农服平台。依托互联网连接特性替代传统信息传递等特点,打通农业种植、管理、收获、存储、运输、加工、销售全产业各个环节,让农户直接分享科技红利,降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采购成本。运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分析,为农户提供全面、准确、协同、高效的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三、农服集团设立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一)设立的背景
1.“十四五”时期,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重点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
2.农垦因国家使命而生,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成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示范带动周边农村始终是北大荒人的不变责任和自觉担当。省委书记张庆伟到集团调研时强调,北大荒集团要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发挥领跑作用,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立农服集团和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是北大荒集团作为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责任和使命。
3.北大荒集团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要将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为此,北大荒集团从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高度出发,设立国有全资企业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作为“双控一服务”的承载主体,并在北安、牡丹江建立了两所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未来还要在其他分公司全面建立区域农服中心,构建专业化、标准化、企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双控一服务”在垦区落地并向周边地区延伸。这一举措得到国内多名农民问题研究专家的称赞,给出“北大荒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契合小农户走向规模化经营发展需要,符合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评价。
(二)设立基本思路
1.由农服集团和牡丹江、北安、九三分公司所属农(牧)场有限公司出资,试点组建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服集团控股,形成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方股东优势,充分调动分公司和农(牧)场积极性。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要依托种业集团在分公司和农(牧)场的现有资产,审慎进行大额固定资产投资。
2.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农服集团与农(牧)场紧密型联结机构,承载“双控一服务”相关职能,重点控制前端农业投入品专业化服务,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要素,主要提供肥料、农药、农机、柴油等农业投入品供给、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技术培训、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服务,逐步推进农产品收购、仓储、销售等环节纳入综合服务,构建“供、管、服”全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并通过土地托管、技术环节承包、专业化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地方。
3.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目标是构建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在服务上下功夫,成立初期主要依靠宣传引导和集团政策推动,运营中期主要依靠利益联结和服务带动,长期发展主要依靠品牌效应和专业化驱动。
4.利用好国家扶持政策。高度关注国家和黑龙江省在农业投入品采购、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过程中,争取并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土地托管、经营权流转等相关项目及政策资金。
5.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全产业链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研发和运营数字农服,为农业投入品运营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专业平台,推进定制式生产、数字化经营。坚持“线上+线下”业务结合推广模式,各产业公司在北大荒数字农服平台上,推广运营种子、农药、化肥供应及农机调度等相关业务,实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由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协调产品的线下环节,保障投入品供应和社会化服务顺利开展。
6.立足垦区市场,积累经验,开展“诊所+药店+全科医院”式服务,尽快探索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运营模式,并辐射全省全国。
(三)运营现状
“两会”期间,北大荒农服集团及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组建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相关农业问题研究专家也评价说北大荒集团创新了农业发展的模式,区域农服中心高度契合中央一号文件,是可复制可向全国推广的先进模式。
目前北安、牡丹江两所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正式运营,北安区域农服中心与黑河市爱辉区、五大连池市、逊克县、北安市对接常规土地托管项目,拟托管面积8.72万亩,其中全程托管4856亩,环节托管82356亩。与依安县对接土地有机转换托管项目,拟托管面积8万亩。已完成种衣剂订购81.76吨,与农场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定制配方肥“一站式”“点对点”精准服务模式,统筹供应配方掺混肥261吨。牡丹江区域农服中心通过融资租赁模式为农场公司采购农机价值800余万元。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2021年区域中心工作重点是创建模式、优化流程、打造示范基地,区域农服中心通过农资、农机、农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以上,以土地全程或部分生产环节托管、农业新技术推广等方式实现农地运营50万亩,带动区域内农户15000户,节本增收资金1000万元以上。
(二)要牢牢把握试点目标、试点任务,明确各方工作责任,切实落实推进试点任务的主体职责。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服务动向,定期与分公司沟通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而探索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试点模式。
(三)紧紧围绕北安、牡丹江、九三区域试点情况,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合力,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试点是农服集团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重要方法。敢于迈出第一步的闯劲,持续走好每一步的韧劲,是农服集团先“跑起来、再调整姿势”的初心,不断突出试点重点、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是农服集团使命。下一步,农服集团将认真谋划,迈开步子、趟出路子,通过先行先试,为全面组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积累经验、探索道路。
(四)北大荒农服集团与区域中心共同搭建“北大荒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以服务农村和农业为中心,建立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业务集成、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2021年计划北大荒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设计开发初始模型,主要功能上线运行。
(五)要及时梳理总结经验,加强对试点实施过程的跟踪监测,强化试点任务的督促评估。要积极大胆探索试点、又要确保风险可控,增强试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继续把发展抓在手上,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握牢“方向盘”,明确“路线图”,挂上“加速挡”,为其他区域服务中心组建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