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初审通过品种公示

时间:2024-02-27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规定》,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初审通过小麦、水稻、玉米、棉花4种主要农作物66个新品种和符合引种备案要求34个品种的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其中小麦新品种17个、水稻新品种5个、玉米新品种27个、棉花新品种16个;引种备案品种34个,其中玉米32个、棉花2个。公示期30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材料向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异议人须用真实姓名,提供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同时本人签字;异议单位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

  地址: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453号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 

  邮编:830006

  联系人:赵素琴

  联系电话(传真):0991-5814252

  

  附件: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初审通过品种审定公告初稿

        2.2022年自治区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品种通过初审目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25日



  

  附件1

  水稻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策粳1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袁策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

  品种来源:长粳香×88-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全生育期155d,株高103.48cm,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16.98cm,平均穗总粒数130.17粒,结实率89.29%。谷粒半长粒,呈黄色,谷粒无芒,千粒重26.94g。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3.4%,精米率73.6%,整精米率45.7%,垩白粒率26%,垩白度5.8%,直链淀粉15.9%,胶稠度66mm,粒长6.3mm,粒型长/宽比2.7,透明度2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761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3.45%。2021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91.29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3.4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2、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3、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水稻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策粳2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袁策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

  品种来源:88-10×秋田小町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全生育期158d,株高92.43cm,株型紧凑,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18.05cm,平均穗总粒数129.42粒,结实率88.19%。谷粒半长粒,呈黄色,谷粒无芒,千粒重24.3g。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2.6%,精米率73.7%,整精米率54.6%,垩白粒率32%,垩白度7.2%,直链淀粉15.8%,胶稠度76mm,粒长5.5mm,粒型长/宽比2.2,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53.82kg,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29%。2021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84.12kg,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4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2、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3、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水稻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粳香1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农科843系选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1.5天,株高93.74cm,株型紧凑,分蘖力一般。散穗型,平均穗长17.46cm,平均穗总粒数91.85粒,结实率90.38%。谷粒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5.47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分蘖率一般。出糙率80.8%,精米率72.6%,整精米率51.3%,垩白粒率4%,垩白度0.5%,直链淀粉16.3%,胶稠度65mm,粒长6.3mm,粒型长/宽比2.9,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24.84kg,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7.97%。2021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62.66kg,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9.3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2、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3、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水稻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粳伊7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可克达拉市伊香优谷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96-16/特优1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全生育期157天,株高95.97cm,株型紧凑,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17.78cm,平均穗总粒数134.41粒,结实率89.73%。谷粒半长粒,呈黄色,谷粒无芒,千粒重25.22g。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4.4%,精米率75.9%,整精米率37%,垩白粒率14%,垩白度3.5%,直链淀粉15.7%,胶稠度80mm,粒长6.0mm,粒型长/宽比2.8,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74.27kg,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5.11。2021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89.67kg,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3.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2、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3、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水稻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粮粳17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研究所、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稻41号×越光)F2×新稻28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粮粳17号属中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9d,株高100.8cm,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20.16cm,平均穗总粒数143.39粒,结实率83.85%。谷粒半长粒,呈黄色,谷粒无芒,千粒重21.09g。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79%,精米率72%,整精米率59.8%,垩白粒率9%,垩白度2.6%,直链淀粉15.8%,胶稠度70mm,粒长5mm,粒型长/宽比2.1,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普通稻谷标准。米质优、食味佳,商品价值高。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741.3kg,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92%。2021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62.19kg,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9.26%。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2、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3、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水稻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小麦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核春1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塔城地区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新春26号为母本,引进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优良种质37th-299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育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5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65.12%,株高86.47cm,穗长10.42cm,结实小穗数16.60个,穗粒数46.28粒,千粒重52.50g,主穗粒重2.48g,容重802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免疫-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16%,抗倒伏性好,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强筋型品种,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5.32%,湿面筋含量为32.4%,吸水率62.8%,面团稳定时间为11.4min,最大拉伸阻力545E.U,拉伸面积133cm2。

  产量表现:2019-2020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30.97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02%,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5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43.2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3.3%,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XM1807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29号/N203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3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2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4天。旗叶上冲,穗部有蜡质层,穗层整齐,株高85.24cm,成穗率60.02%。穗纺锤形,芒短。穗长10.12cm,结实小穗数17.62个,穗粒数50.65粒,主穗粒重2.47g。籽粒卵形,白色、角质、饱满整齐,落粒性中,容重802g/L,千粒重49.27g。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倒伏性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中强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13%,湿面筋含量30.5%,吸水率63.5%,面团形成时间9.9min,面团稳定时间8.3min,最大拉伸阻力502E.U,延伸性196mm,拉伸面积125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20.98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93%,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47%。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7.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2.1%,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施肥:在翻地前亩施尿素10公斤/亩和三料15公斤/亩或者磷酸二铵15-20公斤/亩。2、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3、播种期: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公斤/亩。4、水肥管理:滴灌施肥以尿素为主,复合磷钾肥为辅,滴灌分蘖期后分3次随水滴施,每次滴施尿素10公斤和磷钾肥3公斤。5、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会发生倒伏现象,拔节初期进行矮壮素化控,每隔一周化控一次,化控2次,每次40%矮壮素用量300-400克/亩。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XM1820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永1087/新春37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2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3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5天。穗层整齐,株高83.20cm,成穗率63.26%。穗纺锤形,穗长11.02cm,结实小穗数17.24个,穗粒数52.69粒。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千粒重44.40g,主穗粒重2.36g,容重824g/L。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倒伏性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中强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34%,湿面筋含量30.5%,吸水率63.9%,面团形成时间7.9min,面团稳定时间8.4min,最大拉伸阻力412E.U,延伸性155mm,拉伸面积84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27.2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0.24%,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7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6.6公斤/亩,居参试品系(种)第4位,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9%,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施肥:在翻地前亩施尿素10公斤/亩和三料15公斤/亩或者磷酸二铵15-20公斤/亩。2、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3、播种期: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公斤/亩。4、水肥管理:滴灌施肥以尿素为主,复合磷钾肥为辅,滴灌分蘖期后分3次随水滴施,每次滴施尿素10公斤和磷钾肥3公斤。5、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会发生倒伏现象,拔节初期进行矮壮素化控,每隔一周化控一次,化控2次,每次40%矮壮素用量300-400克/亩。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粮春175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9Z/52/新春26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5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60.41%,株高87.16cm,穗长9.96cm,结实小穗数15.45个,穗粒数44.35粒,千粒重47.57g,主穗粒重2.15g,容重821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50%,抗倒伏能力好,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高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中强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09%,湿面筋含量30.7%,吸水率62.9%,面团形成时间9.2min,面团稳定时间10.5min,最大拉伸阻力574E.U,延伸性187mm,拉伸面积136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6.38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2.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6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9.0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2.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1.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新疆各春麦区种植。2.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3.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公斤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公斤,种肥10公斤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公斤,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公斤,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公斤。4.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5.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粮春1725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04年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用新春18号、新春9号、Y-20、新春12号、新春10号、新春15号、新春6号和新春27号等8个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04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3天。成穗率59.46%,株高84.92cm,穗长9.96cm,结实小穗数15.88个,穗粒数44.82粒,千粒重47.12g,主穗粒重2.10g,容重811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30%,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中强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6.20%,湿面筋含量34.7%,吸水率63.6%,面团形成时间8.1min,面团稳定时间8.4min,最大拉伸阻力485E.U,延伸性216mm,拉伸面积136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25.63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9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4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3.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2%,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新疆各春麦区种植。2.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3.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公斤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公斤,种肥10公斤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公斤,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公斤,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公斤。4.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5.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XM1821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永920/C-12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1、生育期:春性,该品系生育期106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1天。2、植株性状:穗层整齐,株高89.03cm,成穗率63.32%。3、穗部性状:穗纺锤形,穗长10.32cm,结实小穗数16.23个,穗粒数46.15粒。4、籽粒性状: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千粒重49.56g,主穗粒重2.37g,容重802g/L。5、抗逆性:高抗-中抗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倒伏程度轻度倒伏,倒伏面积2.30%,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6、品质检测: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61%,湿面筋含量31.3%,吸水率63.8%,面团形成时间6.6min,面团稳定时间8.9min,最大拉伸阻力407E.U,延伸性191mm,拉伸面积106cm2。属于中强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3.26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5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0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2.6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1%,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7%。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施肥:在翻地前亩施尿素10公斤和三料磷肥15公斤或者磷酸二铵15-20公斤。2.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3.播种期: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公斤/亩。4.水肥管理:滴灌施肥以尿素为主,滴灌分蘖期后分3次随水滴施,每次滴施尿素10公斤。5.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会发生倒伏现象,拔节初期进行矮壮素化控,每隔一周化控一次,化控2次,每次40%矮壮素用量200-300克/亩。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核春3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新春37号为母本,引进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优良种质38th-201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育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8天,比对照新春26号晚熟2天。成穗率56.98%,株高83.56cm,穗长9.91cm,结实小穗数16.08个,穗粒数41.31粒,千粒重47.71g,主穗粒重1.95g,容重821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79%,抗倒伏程度为未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5.51%,湿面筋含量为33.0%,吸水率62.7%,面团稳定时间为11.0min,最大拉伸阻力572E.U,拉伸面积148cm2,品质为优质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年-2020年自治区春小麦强筋组(B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28.6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26号增产10.1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96.9公斤/亩,比对照新春26号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强筋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607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10年组配杂交组合“05-7004/08-7148”,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61天,比早熟对照新冬33号早熟1天,比中晚熟对照新冬18号早熟3天,该品种幼苗半匍匐、深绿色、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单株成穗率较高,单株成穗数平均为1.4个,有效穗数平均达44.9万穗/亩;株型半紧凑,茎叶蜡质较多,旗叶中等大小,叶姿直立;株高平均90.8cm,穗长平均8.7cm,结实小穗数17个,每穗粒数44粒,穗粒重约为2.5g;穗纺锤形-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落粒性中等,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49.95g,容重818.0g/L。该品种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抗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轻感-高抗小麦叶锈病。蛋白质含量(干基)14.8%,湿面筋32.0%,吸水率60.6%,面团稳定时间5.3min,最大拉伸阻力305.5E.U,拉伸面积77.0cm2,面团形成时间4.8min,延伸性180.0mm。

  产量表现:两年平均产量为583.90公斤/亩,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0.10%。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16.69公斤/亩,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2.86%。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适合在新疆北疆各冬麦区种植。2、在适墒情况下,播期一般为9月20日-9月30日之间,亩播量18-24公斤,亩保苗32万-38万株。3、犁地前灌足底墒水(干播湿出的除外),施足底肥。可根据地万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尿素5-1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要求施肥均匀。4、冬前根据苗情及时冬灌。开春后及时管理,麦田昼消夜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撒施雪墒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春后灌水4-6次,追肥遵循一水一肥原则。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垦冬1267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西域绿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邯6172/石冬8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63天,比对照新冬33号晚熟2天,比对照新冬18早熟1天。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49.75g;株型较松散,旗叶上挺,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呈纺锤形,株高80.3cm,穗长9.0cm,结实小穗数17.1个,穗粒数48.9个,穗粒重2.72g,容重804g/L。冬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抗倒伏性强,抗寒性强。高抗白粉病、高抗(叶、条)锈病,未发生丛矮病和全蚀病。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中等。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干基)15.08%,湿面筋(14%水分)31.8%,吸水率61.9%,稳定时间4.3min,最大拉伸阻力290E.U。

  产量表现:2018-2020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93.81公斤/亩,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1.84%,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0.9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7.22公斤/亩,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8.85%,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4.79%。

  栽培技术要点:在北疆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亩播量为18-20公斤,亩保苗35万株。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技术,亩施基肥尿素10-15公斤、三料磷肥23-25公斤,然后翻地开沟耙地。返青前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二水随水滴灌亩追施尿素6-8公斤,三水随水滴灌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春季后灌水5-6次,返青后早追肥和灌水,促苗早发,提高成穗率。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落粒。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80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84(5)-91-1-1-1/新冬20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46天,较对照新冬20号晚熟1天;较另一对照新冬22号早熟2天。幼苗匍匐,深绿,起身后长势强,单株成穗率为1.36。株高76.9cm,穗长7.9cm,有效小穗数18.0个,穗粒数42.5个。穗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落粒性中等,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约为46.2g,容重794.1g/L。茎秆强韧,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高抗小麦叶锈病、抗小麦白粉病。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43%,湿面筋含量32.9%,吸水率62.0%,面团形成时间3.9min,面团稳定时间3.8min,最大拉伸阻力175E.U,延伸性217mm,拉伸面积55.5cm2。

  产量表现:2017-2019年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60.0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1.3%;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0.1%,较对照新冬20号、新冬22号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7.5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6.1%,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10月中上旬,亩播量35万。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上种植。返青期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拔节期结合二水亩施尿素20公斤,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灌浆前期增施高效叶面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助于实现高产。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德麦26

  选育单位: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Y223/NKY3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49天,熟期较对照新冬20号晚熟4天,与新冬22号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0.1cm,株型半紧凑、叶姿挺直,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茎秆金黄。穗长方型,穗长7.1cm,长芒,白壳,不落粒。籽粒黄色,长型,腹沟浅,冠毛少,籽质硬,籽粒饱满均匀。亩穗数46.1万穗,穗粒数39.0粒,千粒重44.5克,容重813.9g/L。抗逆性好,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寒、抗旱能力强,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适应范围较广。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干基)15.44%,湿面筋含量34.7%,吸水率61.9%,面团形成时间4.1min,面团稳定时间4.5min,最大拉伸阻力252.5E.U,延伸性为162.5mm,拉伸面积为61cm2。

  产量表现:2018-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56.5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73%,2018-2019年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1.6%,2019-2020年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8.91%。2021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35.0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1%,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2.人造商情、适期播种,节本精播。3.冬前管理、浇好越冬水。4.春后管理、浇好拔节水。5.预防倒伏冬小麦植株拔节前用矮壮素4-5克/亩化控1次即可。6.杂草的防治拔节前用2.4-滴丁酯60~100g/亩。7.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用25%粉锈宁70~75克/亩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鲁麦19

  选育单位: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菏1211/菏101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6天,比对照新冬20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冬22号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66.7cm,株型半紧凑,叶姿挺直,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茎秆金黄;穗部性状穗纺锤型,穗长7.0cm,长芒,白壳,不落粒。籽粒形状籽粒黄色,籽质硬,籽粒饱满均匀。穗粒数37.9粒,千粒重46.2克,容重804.6g/L。中抗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倒伏性强,适应范围较广。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干基)13.0%,湿面筋26.3%,吸水率57.0%,面团形成时间2.9min,面团稳定时间3.2min,最大拉伸阻力178.5E.U,延伸性为151.5mm,拉伸面积为51cm2。

  产量表现:2017-2019年两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69.4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2%,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1.9%。2020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36.6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6.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土地耕翻前,亩施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深耕细钯,平整土地要严格达到“齐、平、松、碎、墒、净”标准。2.浇好底墒水,足墒播种。当平均气温降低到16-18℃时开始播种,南疆以9月25日至10月10日为最佳播期。3.冬前管理、浇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上旬当日均温度5~6℃进行冬灌,或气温以夜间温度0℃,白天温度在10℃为宜。4.春后管理、浇好拔节水。5.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用25%粉锈宁70~75克/亩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鲁麦20

  选育单位: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Y101/LF12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5天,较对照新冬20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冬22号早熟3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66.0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落黄好。穗部性状:穗纺锤型,穗长6.6cm,长芒,白壳,籽粒角质,籽粒饱满均匀。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2粒,千粒重47.5克,容重791.9g/L。抗寒、抗旱性强,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性强,适应范围较广;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干基)14.2%,湿面筋32.0%,吸水率64.9%,面团形成时间3.5min,面团稳定时间3.6min,最大拉伸阻力245.5E.U,延伸性为189.5mm,拉伸面积为65.5cm2。

  产量表现:2017-20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79.4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5.2%,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3.9%。较对照新冬20号及新冬22号增产幅度均达到显著水平。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20.7公斤/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5%,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土地耕翻前,亩施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深耕细钯,平整土地要严格达到“齐、平、松、碎、墒、净”标准。2.浇好底墒水,足墒播种。当平均气温降低到16-18℃时开始播种,南疆以9月25日至10月10日为最佳播期。3.冬前管理、浇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上旬当日均温度5~6℃进行冬灌,或气温以夜间温度0℃,白天温度在10℃为宜。4.春后管理、浇好拔节水。5.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用25%粉锈宁70~75克/亩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公告初稿(联合体)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粮春1547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614×3F/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该品系生育期106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与对照新春48号生育期相同。成穗率68.34%,株高85.61cm,穗长10.42cm,结实小穗数16.69个,穗粒数52.37个,千粒重44.94g,主穗粒重2.76g,容重798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87%,抗倒伏能力好,稳产性好,适宜范围广。两年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高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76%,湿面筋含量32.0%,吸水率62.2%,面团形成时间4.5min,面团稳定时间4.6min,最大拉伸阻力292E.U,延伸性221mm,拉伸面积88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71.30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3.08%,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58%。2021年生产试验,十点平均产量为554.64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17%,

  栽培技术要点:1.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2.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公斤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公斤,种肥10公斤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公斤,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公斤,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公斤。3.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4.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1583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7-4672/92-25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71天,比中晚熟对照新冬18号早熟1天,比早熟对照新冬33号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绿色、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单株成穗率较高,成穗率1.3,亩穗数46.1万/亩;株型半紧凑,茎叶蜡质弱,旗叶中等大小,叶姿直立;株高86-91cm,穗长8.6-9.0cm,总小穗数18个,结实小穗数17个,每穗粒数47粒,穗粒重约为2.4g;穗纺锤形-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落粒性中等,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平均43.5g,容重平均795.0g/L。高抗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抗小麦叶锈病;抗寒性强,越冬无冻害;生长势好,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中强筋型品种,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29.3%,吸水率63.8%,面团稳定时间8.8min,最大拉伸阻力461.5E.U,拉伸面积117.0cm2,面团形成时间6.1min,延伸性194.5mm。

  产量表现:2017-20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8.2公斤/亩,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8.7%。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36.2公斤/亩,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

  1、在适墒情况下,播期一般为9月20日-9月30日之间,亩播量18-23公斤,亩保苗30万-35万株。2、犁地前灌足底墒水(干播湿出的除外),施足底肥。可根据地万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尿素5-1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要求施肥均匀。施肥后及时犁地,犁层深度不少于25cm,3、冬前根据苗情及时冬灌春后灌水4-6次,追肥遵循一水一肥原则,重施拔节肥,可在拔节期随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返青时,弱苗可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3-4公斤,旺苗则不滴水不施肥。4、起身期,适当蹲苗控节,提高抗倒伏能力。起身-拔节期,适时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每亩可用50%的矮壮素水剂150克,兑水15公斤喷施。日平均气温高于10℃后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抽穗至开花期,防止病虫害发生,及时进行一喷三防。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冬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兴木1909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宁春53号×新春37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该品系生育期106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株高83.15cm。穗层整齐,穗纺锤型。穗长10.32cm,结实小穗数16.76个,穗粒数47.40个,主穗粒重2.59g。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容重805g/L,千粒重51.73g。免疫-高抗(条、叶)锈病;免疫-高抗白粉病,抗倒伏性强,稳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中筋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71%,湿面筋含量29.9%,吸水率61.1%,面团形成时间3.4min,面团稳定时间3.4min,最大拉伸阻力188E.U,延伸性185mm,拉伸面积51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56.3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0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72%,与对照新春48号相比增产点率95%,与对照新春37号相比增产点率84.4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59.62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14%,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施肥:在翻地前亩施尿素10公斤/亩和三料磷肥15公斤/亩或者磷酸二铵15-20公斤/亩。2、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3、播种期: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公斤/亩。4、水肥管理:滴灌施肥以尿素为主,复合磷钾肥为辅,滴灌分蘖期后分3次随水滴施,每次滴施尿素10公斤和磷钾肥3公斤。5、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会发生倒伏现象,拔节初期进行矮壮素化控,每隔一周化控一次,化控2次,每次40%矮壮素用量300-400克/亩;拔节后期做好预防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及喷叶面肥防早衰。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2年  号

  品种名称:SD1603

  选育单位: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新疆金天宝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20号×周109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103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成穗率67.9%,株高80.3cm,穗长10.0cm,结实小穗数16.3个,穗粒数47.1个,千粒重46.5g,主穗粒重2.1g,容重822.3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好,落粒性中。中抗-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7%,抗倒伏能力好。中筋型品种,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3.37%,湿面筋含量为26.10%,吸水率63.85%,面团稳定时间为5.35min,最大拉伸阻力356.5E.U,拉伸面积76.5cm2。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金天山春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7.84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0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29.35公斤/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04%。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水地或旱地,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次水肥调控应在二叶一心期开始,第二水肥调控应在头水浇完后的10天,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施肥。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的田块,拔节期需要矮壮素进行化控,以防止倒伏。抽穗扬花后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南北疆春麦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玉米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华夏8801

  选育单位:新疆华夏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8×H104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普通早熟籽粒玉米品种,全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350℃左右,新疆北疆春播生育期119.3天左右,比对照KWS3376晚一天左右。幼苗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顶端为圆形,雄穗颖壳为紫色,雄穗分支数5-7个,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9cm,穗位108.9cm,穗长17.1cm,秃尖0.8cm,穗行数14.8,行粒数35.5,单穗粒重177.9g,百粒重35.2g。2020年茎腐病发病率0.7%;2021年茎腐病0.0%,瘤黑粉病0.0%,丝黑穗病0.0%,穗腐病0.0%,大斑病0.0%,灰斑病0.0%。品质性状:两年平均容重729g/L,粗蛋白质含量8.32%,粗脂肪含量3.75%,粗淀粉含量75.24%,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北疆春播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1.0kg,比对照增产9.5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9.6kg,比对照增产6.17%。

  栽培技术要点:1.建议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物理性状良好的地块种植,结合倒茬轮作、精细管理,进而发挥出品种的高产潜力。2.适时播种,手工播种或用播种机精量播种,机械播种注意匀速行驶,墒情不足时应灌水后播种或坐水播种。3.适当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同时通过提高农艺作业标准、合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可有效减轻危害,提高综合收益。4.每亩适宜在7000株左右,根据土地肥力、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可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科沃9381

  选育单位:KWSSAATSE&Co.KGaA

  品种来源:KW4FP1690×KW7P148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科沃9381为普通中熟籽粒玉米品种,非转基因,全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450℃左右,新疆北疆春播生育期119.3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1.1天。幼苗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顶端为圆形,叶鞘紫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2.0cm,穗位115.0cm,穗长18.8cm,秃尖0.9cm,穗行数14.7,行粒数35.5,穗粒重191.4g,百粒重38.7g,出籽率87.4%,丝黑穗病0,瘤黑粉病0.20%,茎腐病0.20%,倒伏率/倒折率0.2%,空杆率0。果穗筒型,红轴,籽粒半马齿型,黄色。两年平均粗蛋白(干基)含量为8.46%,粗淀粉(干基)含量为75.89%,粗脂肪(干基)含量为3.30%,赖氨酸(干基)含量为0.27%,容重756g/L。达到国家普通籽粒玉米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北疆春播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131.6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26%。

  栽培技术要点:1.建议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物理性状良好的地块种植,结合倒茬轮作、精细管理,进而发挥出品种的高产潜力。2.适时播种,手工播种或用播种机精量播种,机械播种注意匀速行驶,墒情不足时应灌水后播种或坐水播种。3.适当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同时通过提高农艺作业标准、合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可有效减轻危害,提高综合收益。4.每亩适宜在7000株左右,根据土地肥力、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可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登海511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F155×52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2019年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组国审通过审定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1.8天,较对照华美1号晚1.4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株型紧凑,株高283.4cm,穗位106.6cm,雄穗分枝7-9个,穗长19.7cm,穗行15.8行,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6.5克,出籽率84.9%。2020年茎腐病田间发病率0.7%,无其他病害发生;2021年茎腐病田间发病率1.4%,穗腐病4.3%,无其他病害发生。容重763g/L,粗蛋白质9.23%,粗脂肪3.57%,粗淀粉74.86%,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31.95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3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55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8.06%。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量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北疆春播区4月10日-5月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滴灌地追肥(尿素)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分时期每次15-20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丰玉598

  选育单位:新疆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HL35-4×M07-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叶片深绿色,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95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长18厘米左右,穗粗5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粒,千粒重319g。籽粒马齿型、橙黄色,果穗轴细、红色。抗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丝黑穗,抗倒伏。平均生育期93天左右,比对照新玉29号晚1.2天。根据英吉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专家在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田间鉴定意见,丰玉598茎腐病0%,瘤黑粉病0.5%,丝黑穗病0.4%,穗腐病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根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1年检测,丰玉598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52g/L;粗蛋白质(干基)8.49%;粗脂肪(干基)4.03%;粗淀粉(干基)75.30%;赖氨酸(干基%)0.27。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参加自治区南疆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555.4kg,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14%。2021年参加南疆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0.7kg,排第3位,比对照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丰玉598属早熟中穗型品种,增产潜力大,适宜各地种植。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5500-6500株/亩,新疆地区春播一般在4月15日~5月30日播种,南疆夏季播种在7月10日前比较适宜。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XF812

  选育单位: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F439×XF15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XF812株型半紧凑,幼苗拱土能力强,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花丝黄绿色,植株整齐一致,性状稳定。生育期129.6天,比对照晚0.05天。平均株高284.2cm,穗位111.5,平均穗长18.3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5.8,单穗粒重195.2g,百粒重38.2g,籽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红色。2020年XF812茎腐病1.6%,瘤黑粉病0%,丝黑穗病0%,穗腐病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2021年茎腐病0.0%,瘤黑粉病0%,丝黑穗病0%,穗腐病4.6%,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两年检测,XF812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56g/L粗蛋白质(干基)8.17%;粗脂肪(干基)3.69%;粗淀粉(干基)74.11%;赖氨酸(干基%)0.28。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参加自治区晚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1173.2kg,比对照增产7.16%,2021年晚熟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0.7kg,比对照增产5.80%。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XF812属中熟中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大,适宜各地种植。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500-7000株/亩,新疆地区春播一般在4月15日-5月1日播种比较适宜。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晚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XF806

  选育单位: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Y7LDF×H1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拱土能力强,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花丝黄绿色,植株整齐一致,性状稳定。平均生育期121.6天,比对照晚0.6天。平均株高298.5cm,穗位126.4,平均穗长20.1cm,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8.7粒,单穗粒重211.1g,百粒重38.1g,籽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红色。2020年XF806茎腐病1.6%,瘤黑粉病0%,丝黑穗病0.%,穗腐病0%。2021年XF806茎腐病2.9%,瘤黑粉病0%,丝黑穗病0%,穗腐病2.4%,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两年检测,XF806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42g/L粗蛋白质(干基)9.5%;粗脂肪(干基)3.32%;粗淀粉(干基)74.72%;赖氨酸(干基%)0.28。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参加自治区晚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1153.7kg,比对照增产8.67%,2021年中熟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8.5kg,比对照增产6.42%。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XF806属中熟中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大,适宜各地种植。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000-6500株/亩,新疆地区春播一般在4月15日~5月1日播种比较适宜。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福玉359

  选育单位:新疆五谷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OY90×DR1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18-120天,与对照相当。成株可见叶片19片,籽粒马齿型,籽粒黄色,品质优,株高267-276厘米左右,穗位100-112厘米左右,雄穗分支少。果穗筒型,红轴;穗长19.5-20cm左右,穗行数14-16行,出籽率83.5%左右,百粒重38.1克左右。经昌吉州农技中心植保植检站鉴定,在2020年-2021自治区中熟玉米试验中有茎腐病和穗腐病发生,发生程度较轻,未发现其它病虫害。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测试,两年汇总平均:容重768克/升,粗蛋白质(干基)8.66%,粗脂肪(干基)3.93%,粗淀粉(干基)74.63%,赖氨酸(干基)8.04%。(干基)9.5%;粗脂肪(干基)3.32%;粗淀粉(干基)74.72%;赖氨酸(干基%)0.28。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中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14.05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5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2.6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77%。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中下旬,5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开始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施肥:1000~1500kg优质农家肥作基肥,施底肥二铵20-25公斤/亩,在拔节期施尿素40公斤。亩保苗6000—6500株;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天玉912

  选育单位: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DM2106×DF40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南疆晚熟玉米区种植出苗至成熟125.6天,比对照早熟0.1天,非转基因玉米品种。幼苗芽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左右,穗位高115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6.3行,穗粗4.7厘米,红轴,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5.7克。田间病虫害鉴定结果:玉米茎腐病发病株率为0.0%、丝黑穗病0.0%、黑粉病0.1%、穗腐病0.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6g/L,粗蛋白含量8.73%,粗脂肪含量3.65%,粗淀粉含量74.98%,赖氨酸含量0.27%,属高产稳产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南疆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23.4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42%,增产点率9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88.3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41%,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应适时早播,一般以10㎝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播种为宜。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种植密度5500-6000株/亩,建议采取宽窄行模式种植。3、全生育期确保水肥充足,播种前亩施复合肥50公斤做底肥。追肥根据玉米长势以氮磷肥为主,微量肥为辅。4、播种前建议对土壤进行封闭除草处理,同时对种子进行拌种,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春播晚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利合939

  选育单位: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BV51×MM5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06cm,穗位116cm,平均穗长18.8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3粒,单穗粒重172.0g,百粒重35.1g,籽粒半马齿型,黄色。转基因鉴定结果:2020年、2022年经河南中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为阴性。抗性鉴定结果:2020年、2021年经昌吉市农技中心植保植检站田间鉴定:茎腐病1.3%,黑粉病0.0%,丝黑穗病0.0%,穗腐病0.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品质检测结果:2021年、2022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籽粒容重783g/L,粗蛋白质含量(干基)9.31%,粗脂肪含量(干基)4.16%,粗淀粉含量(干基)74.80%,赖氨酸含量(干基)0.29%。

  产量表现:参加2020-2021年两年自治区南北疆复播早熟组(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38.5kg,比对照增产8.3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43.9kg,比对照增产6.66%。

  栽培技术要点:1、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参考当地播期,适时早播。在适宜区亩保苗6500-7500株。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每亩施肥磷酸二铵20公斤以上,有条件的可施农家肥。3、大喇叭口期及时追肥。追施尿素25~30公斤为宜。注意增施磷钾肥,以利于增产。4、生育期内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广宇616

  选育单位: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066×H03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0.4天,株高293.1cm,穗位112.5cm,株型半紧凑,穗长18.5cm,穗行数16.4行,百粒重332.5g,粒型马齿,粒色黄色。广宇616根据2020、2021两年自治区中熟组区试参试新品种系田间抗病性鉴定意见:玉米螟0,瘤黑粉0,茎腐病7.4%,蚜虫0。根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广宇616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74g/L,粗蛋白质8.82%,粗脂肪3.69%,粗淀粉76.1%,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19.6kg,比对照增产6.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15.9kg,比对照增产4.16%。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种植形式为清种或比空。播种密度6000株/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广宇556

  选育单位: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519×G08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3.1天,株高254.6cm,穗位96.7cm,株型半紧凑,穗长16.3cm,穗行数13.8行,千粒重317g,粒型马齿,粒色黄色。广宇556根据2019、2020两年自治区南疆复播早熟组区试参试新品种系田间抗病性鉴定意见:玉米螟0,瘤黑粉0,茎腐病0,蚜虫0.5%根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广宇556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45g/L,粗蛋白质8.49%,粗脂肪3.89%,粗淀粉75.46%,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南疆复播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49.65kg,比对照增产7.9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7公斤/亩,比对照增产5.63%。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种植形式为清种或比空。播种密度5500株/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运禾917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53-45×HZ7FC1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9.9天。株高2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位108厘米左右,穗长18厘米左右,穗轴红色,穗行数14-16,行粒数36粒左右。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0克左右。该品种为非转基因玉米品种,病虫害田间鉴定表现为该品种中抗玉米茎腐病,高抗其他玉米病虫害,抗倒性强。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容重767g/L,粗蛋白含量8.97%,粗脂肪含量3.23%,粗淀粉含量74.66%,赖氨酸含量0.29%。为普通玉米品种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北疆春播早熟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09.8kg,比对照增产5.6%,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3.35%。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土层厚无盐碱的土地种植。春播时最好选秋耕冬灌地。秋耕前施基肥(农家肥3-4吨/亩);整地要确保墒足、地平、土碎、地净(无杂草残根)。2.播期:北疆4月中下旬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即可播种。3.密度:一般亩保苗6500-7000株左右。4.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30公斤,追肥尿素30-40公斤,钾肥10公斤。5.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先锐921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762×782-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早熟玉米品种,南疆复播生育期94天左右。幼苗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1厘米左右,穗位95.3厘米左右,果穗筒至锥型,穗长17.3厘米左右,穗轴红色,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4.3粒左右。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03克左右。该品种为非转基因玉米品种,两年病虫害田间鉴定表现为该品种有黑粉病、丝黑穗病害发生,发生程度较轻,未发现其他玉米病虫害。熟期适宜在新玉29早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容重756g/L,粗蛋白含量8.8%,粗脂肪含量3.6%,粗淀粉含量74.47%,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自治区南疆复播早熟玉米区域试验,先锐921平均亩产550.6kg,比对照增产5.6%。2021年生产试验,先锐921平均亩产588.6公斤/亩,比对照增产7.58%。

  栽培技术要点:建议亩保苗6000株左右,宽窄行种植,苗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注意氮、磷、钾肥的均衡施用,适时收获。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复播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华西707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804M×X00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0.3天。株型紧凑,株高约274.8cm,穗位约106.1cm。苗期芽鞘紫色,花丝绿色,全株叶片数19片,雄穗分枝6-7个,花药黄色,穗长约19.4cm,穗粗约5.1cm,穗行14-16行,果穗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约86.2%,百粒重38.9克,籽粒黄色,马齿型。河南中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检测项目为阴性,即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2020年田间茎腐病发病率0.3%;2021年田间穗腐病发病率1.9%。容重780g/L,粗蛋白质8.66%,粗脂肪3.98%,粗淀粉75.48%,赖氨酸0.26%。达到优质蛋白玉米和高淀粉玉米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63.7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10.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46.3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39%。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春播区4月25日-5月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7000-75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4次施肥,每次10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待籽粒水份降至28%左右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先玉1921

  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4DY0×1PMZU8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1.7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65天。幼苗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叶鞘紫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8厘米,穗位109.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到筒型,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5.1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9.0克。该品种经河南中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鉴定:先玉1921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先玉1531玉米茎腐病0.5%,丝黑穗病0%,黑粉病0%,穗腐病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品质检测结果: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质(干基)8.22%,粗脂肪(干基)3.59%,粗淀粉(干基)76.61%,赖氨酸(干基)0.26%。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3.7公斤,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8.4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9.4公斤,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77%。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参照当地播期,适时早播。在新疆适宜区亩保苗6000株左右。2、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kg,磷酸二铵15-20kg、钾肥10-15kg、氮肥10kg。拔节前期结合灌水第一次追肥,亩施氮肥20kg。抽雄期结合灌水第二次追肥,亩施氮肥20kg,灌浆前期结合灌水第三次追肥,亩施氮肥20kg。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源田1117

  选育单位: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61×R-11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属夏播极早熟玉米,品种株高2.71m,穗位高0.93m,株型半紧凑型,叶片短窄,茎秆坚韧,苞叶开口,籽粒白色半马齿型,果穗筒型,穗轴白色。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南疆复播极早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5.0kg,比对照增产5.6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0kg,比对照增产5.85%。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生育期85天左右,亩保苗5000-5500株/666.7㎡,种肥25千克,以磷肥为主,开沟浇头水前追施尿素40kg/666.7㎡,全生育期浇水5-7次,及时预防治病虫害,有效积温2200℃地区均可种植。属极早熟品种。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玉米早熟复播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糯J75

  选育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襄阳惠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WF009×HWF03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88天左右,株高249.8cm,穗位高115.5cm,双穗率9.35%,空秆率0.0%,倒伏率0.3%,倒折率1.1%。穗长21.4cm,穗粗5.0cm,秃尖长0.6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6.8粒,鲜百粒重36.9g,出籽率60.9%,籽粒白色,白轴,浅马齿。生育后期脱水性较好,对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和大斑病等病害均表现为高抗(HR)。经专家品尝,该品种感官及品尝品质总分88.35分。经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9.0%。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糯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39.7公斤,比对照增产2.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春季地温稳定通过12℃时为始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种,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一般不宜播种,以免花期遇高温干旱而影响结实;2.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玉米螟、金龟子、老鼠等。与其它玉米隔离300米种植,覆膜滴灌节水宽窄行栽培,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新疆玉米生产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公告初稿(联合体)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先农8号

  选育单位:新疆先农科创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9×PH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30.3天,较对照华美1号早熟1天。杂交种苗期叶鞘浅紫色,株型紧凑,叶色绿,株高284.2cm,穗位104.0cm;雄穗分支4-5个,花丝淡红色。穗长19.35cm,穗行数14-16行,出籽率89%,半马齿,黄粒,千粒重343克。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结实性好,籽粒黄色。籽粒偏马齿型,幼苗拱土能力强、发育快,适应性强,丰产稳产。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联合体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31.4kg,比对照增产6.3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15.9kg,比对照增产6.2%。

  栽培技术要点:1、亩保苗6500-7000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做底肥,尿素35公斤做追肥。2、灌浆中后期注意防控玉米红蜘蛛、叶蝉。3、西北区域春播4月中下旬,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科创9号

  选育单位:新疆先农科创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NH6143×KC00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6天,较对照KWS3376晚熟1.5天。杂交种苗期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叶片绿色;株高262.0cm,穗位96.5cm,雄穗分支3-5个,花丝浅红色,花药黄色。穗长18.9cm,平均穗行数14.9行,平均行粒数39粒,单穗粒重167.45g,千粒重309g,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55.15kg,比对照KWS3376增产6.0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36.4kg,比对照5.95%。

  栽培技术要点:1、亩保苗6500-7000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做底肥,尿素35公斤做追肥。2、灌浆中后期注意防控玉米红蜘蛛、叶蝉。3、西北区域春播4月中下旬,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科育217

  选育单位:新疆科育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N0935×KC0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9天,较对照华美1号早熟1.35天。杂交种苗期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叶片绿色;株高279.65cm,穗位97.0cm,雄穗分支3-5个,花丝浅红色,花药黄色。穗长20.0cm,平均穗行数15.6行,平均行粒数37.6粒,单穗粒重187.9g,千粒重324g,籽粒马齿型,黄色。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西北联众玉米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24.25kg,比对照增长5.6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8.6kg,比对照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1、亩保苗6500-7000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做底肥,尿素35公斤做追肥。2、灌浆中后期注意防控玉米红蜘蛛、叶蝉。3、西北区域春播4月中下旬,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科育505

  选育单位:新疆科育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NH6142×KC0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4.2天,较对照KWS3376晚熟1.1天。杂交种苗期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叶色绿,株高256.0cm,穗位92.0cm;雄穗分支3-5个,花丝淡红色。穗长18.2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8粒,出籽率89%,单穗粒重162.8g。半马齿,黄粒,千粒重304.5g,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结实性好,籽粒黄色。籽粒偏马齿型,幼苗拱土能力强、发育快,适应性强,丰产稳产。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西北联众玉米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47.9kg,比对照KWS3376增产5.37%。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49.2kg,比对照KWS3376增产7.26%。

  栽培技术要点:1、亩保苗6500-7000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做底肥,尿素35公斤做追肥。2、灌浆中后期注意防控玉米红蜘蛛、叶蝉。3、西北区域春播4月中下旬,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禾玉7601

  选育单位: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HS610×HS89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15.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3.7厘米,穗位107.6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小,分枝6-8个,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7.6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马齿型。北京玉米种子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检测项目为阴性,即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2020年经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田间鉴定:茎腐病发病率1.6%;2021年经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田间鉴定:茎腐病发病率2.4%,穗腐病1.0%。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36g/L,粗蛋白9.25%,粗脂肪3.87%,粗淀粉74.30%,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新丝路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75.28kg,比对照KWS3376增产5.0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6.69kg,比对照KWS3376增产4.44%。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在6500-7000株左右为宜,生育期同KWS3376。一般新疆春播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均可播种。该组合抗病、抗倒伏,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种植,有利于该组合丰产和稳产。其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与KWS3376相同。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华西919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4601×X0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17.3天。株型紧凑,株高254.4cm,穗位95.8cm。苗期芽鞘紫色,花丝绿色,全株叶片数19片,雄穗分枝6-7个,花药黄色,穗长17.8cm,穗粗4.9cm,穗行14-16行,穗型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5%,百粒重35.2克,籽粒橙黄色,马齿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检测项目为阴性,即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2020年茎腐病发病率0.8%;2021年穗腐病发病率1.4%。容重788g/L,粗蛋白质8.62%,粗脂肪3.55%,粗淀粉77.49%,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联合体北疆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99.49kg,比对照KWS3376增产7.4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5.63kg,比对照增产4.34%。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4月20日-5月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4次施肥,每次10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待籽粒水份降至28%左右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华西709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804M×X00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31.5天。株型紧凑,株高265.9cm,穗位99cm。苗期芽鞘紫色,花丝绿色,全株叶片数19片,雄穗分枝6-8个,花药淡红色,穗长17.7cm,穗粗5.1cm,穗行14-16行,穗型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4.4%,百粒重41.1克,籽粒橙黄色,马齿型。2020年茎腐病发病率0.2%;2021年穗腐病发病率1%。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4g/L,粗蛋白质8.51%,粗脂肪3.49%,粗淀粉76.54%,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联合体北疆春播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75.92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2.39kg,比对照增产6.11%。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4月25日-5月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4次施肥,每次10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待籽粒水份降至28%左右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登海550

  选育单位: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3137×DHM2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5天,较对照华美1号晚0.9天。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型紧凑,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成株叶片数19-20片,株高282.3cm,穗位94.3cm,雄穗分枝8-10个,穗型锥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穗长18.6cm,穗行16.7行,行粒数35.2粒,千粒重371.5克,出籽率84.2%。2020年茎腐病田间发病率2.6%,无其他病害发生;2021年茎腐病田间发病率0.5%,穗腐病2.9%,大斑病1级,灰斑病1级,无其他病害发生。容重767g/L,粗蛋白质8.71%,粗脂肪3.31%,粗淀粉76.83%,赖氨酸0.27%。达到普通玉米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两年自治区联合体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9.18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29%。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4.95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3.69%。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量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北疆春播区4月10日-5月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追肥(尿素)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每次12-15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荣丰906

  选育单位:新疆荣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RF1902×RF190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2天,株型半紧凑,幼苗芽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雄穗分枝多、长,花药绿色,花丝绿色,成株期平均20.0叶,平均株高283.1cm,穗位107.0cm,平均穗长18.6cm,秃尖长1.1cm,穗行数14.2行,穗粗4.7cm,单穗粒重171.0g,百粒重38.5g,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红轴。抗性结果:2020年玉米茎腐病发病株率(%)为5.7、瘤黑粉病株率(%)为1.3、玉米锈病发病株率(%)为0、蚜虫株率(%)为0.5。2021年奇玉米茎腐病发病株率(%)为3、丝黑穗病株率(%)为0、瘤黑粉病株率(%)为0、玉米锈病发病株率(%)为0、蚜虫株率(%)为2。品质检测结果:2020-2021两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结果:容重765g/L、粗蛋白(干基)8.06%、粗脂肪(干基)3.88%、粗淀粉(干基)76.55%、赖氨酸(干基)0.265%。达到普通玉米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83.69kg,比对照品种华美1号增产6.2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11.2kg,比对照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北疆4月中下旬适期足墒早播,亩保苗6000-6500株/亩左右。2.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荣丰908

  选育单位:新疆荣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RF1904×RF190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17.3天,株型半紧凑,幼苗芽鞘紫色,叶片绿色,雄穗分枝多、短,花药绿色,花丝绿色,平均株高276.4cm,穗位105.7cm,平均穗长17.9cm,穗行数14.2行,行粒数36.7粒,单穗粒重161.9g,百粒重37.4g,籽粒马齿型,黄色,红轴。抗性结果:2020年玉米茎腐病发病株率(%)为3.7、瘤黑粉病发病株率(%)为0、玉米锈病发病株率(%)为0、蚜虫株率(%)为0.5。2021年玉米茎腐病发病株率(%)为1、丝黑穗病发病株率(%)为0.9、瘤黑粉病发病株率(%)为1、玉米锈病发病株率(%)为0、蚜虫株率(%)为1。2020-2021两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结果:容重749g/l、粗蛋白(干基)9.55%、粗脂肪(干基)3.82%、粗淀粉(干基)75.33%、赖氨酸(干基)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90.89kg,比对照品种KWS3376增产6.4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93.87kg,比对照增产6.97%。

  栽培技术要点:1.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北疆4月中下旬适期足墒早播,亩保苗7000-7500株/亩左右。2.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盛玉16号

  选育单位:新疆天盛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SH23ZX×TSHF10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拱土力强,苗期根系发达,幼苗绿色,苗期叶鞘紫色,株高278.5厘米,穗位109.9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上举,成株叶片18片;雄穗分枝6.2个,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4.5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190克,出籽率89%;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7.5克;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2.4天,需≥10℃积温2300℃左右。第一年容重为757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8.61%,粗脂肪(干基)含量为3.88%,粗淀粉(干基)含量为76.51%,赖氨酸(干基)含量为0.24%;第二年容重为769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8.12%,粗脂肪(干基)含量为3.46%,粗淀粉(干基)含量为77.26%,赖氨酸(干基)含量为0.25%。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亚欧恒丰玉米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82.4Kg/亩,比对照增产6.1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95.7Kg/亩,比对照增产8.5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最佳的播种期。2、合理密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000-7500株/亩,收获株数在6500株/亩左右。3、科学施肥:施足底肥,在肥水管理上应给予中上等肥水投入,合理配施N、P、K肥料。播种时施复合肥(≥45%)50公斤/亩;在四叶期至拔节期施尿素5-8公斤/亩,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施尿素30-40公斤/亩,注意增施磷钾肥。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博科001

  选育单位:新疆九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B41002×AJ0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芽鞘紫色,株型较紧凑、清秀,株高260cm,穗位110cm,雄穗分枝6~8个,花丝浅日光淡红色;穗轴红色,穗行数16行,穗形筒形,出籽率90%左右;生育日数118天,活动积温2600℃左右。粒型半马齿,籽粒色黄色,商品性较好;支持根较发达,抗倒性强,稳产性好,田间表现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该品种检测结果为阴性,即非转基因品种。田间鉴定意见显示该品种为高抗玉米病虫品种,玉米茎腐病发病率0%,瘤黑粉病发病率0%,玉米锈病发病率0%。粗蛋白质含量为8.90%;粗脂肪含量为3.58%;粗淀粉含量为75.34%;赖氨酸含量为0.27%;容重为761g/L。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新疆亚欧恒丰联合体北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65.2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5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7.4kg,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3.14%。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加强种子的包衣处理,有效防治地下害虫。2、在适应区春季4月末-5月初播种,每亩保苗5500-7000株。3、播种时施足底肥,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以上,有条件的可施农家肥,追肥在拔节初期追施尿素15公斤为宜。4、苗期应视墒情采取蹲苗措施,使其健壮控制株高,苗期注意中耕除草。喇叭口期注意用颗粒剂防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合203

  选育单位:黑龙江棒博尔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NAX65×DB24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6天,株高276.2cm,穗位105.4cm,株型半紧凑,穗长19.2cm,穗行数15.5行,百粒重38.95g,粒型马齿,粒色黄色。转基因鉴定结果:为非转基因。抗性结果:中合203根据2020、2021两年新丰源玉米试验联合体中熟组区试参试新品种系田间抗病性鉴定意见:玉米螟0,瘤黑粉0,茎腐病0,蚜虫0.1%。品质检测结果:根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中合203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78.5g/L,粗蛋白质8.77%,粗脂肪4.20%,粗淀粉75.32%,赖氨酸0.265%。品种标准:达到国家一等容重类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新丰源联合体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23.39kg,比对照增产5.8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20.77kg,比对照增产5.5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种植形式为清种或比空。播种密度6000株/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农丰808

  选育单位:昌吉市万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NF0900×NF010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宜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土壤种植,幼苗拱土力强,苗期根系发达,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株高260厘米,穗位90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上举,成株叶片18-19片;雄穗一级分枝5-8个,护颖浅紫色,花药黄色,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220克,出籽率90%;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克;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35天,需≥10℃积温2500℃左右。抗青枯、抗大斑、抗丝黑穗。农丰808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病种类(无);发病株率0;发病率0%;品质检测结果: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农丰808的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53.5g/L,粗蛋白质9.675%,粗脂肪3.415%,粗淀粉74.89%,赖氨酸0.265%。

  产量表现:2019年-2020年参加新疆联帮玉米试验联合体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1118.123kg,比对照增产5.36%。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65.364kg,比对照增产3.9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最佳的播种期;合理密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在肥水管理上应给予中上等肥水投入,合理配施N、P、K肥料。播种时施三元复合肥(≥45%)5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施尿素20-30公斤/亩,注意增施磷钾肥。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棉花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ZZ1786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66×XN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2天。株型较紧凑,株高71.1cm,果枝Ⅰ-Ⅱ式,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6.1节,单株结铃6.5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1g,衣分43.5%,子指10.8g,霜前花率98.8%。出苗较好,长势较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抗病性:枯萎病病指3.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4.4、耐黄萎病。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mm,断裂比强度32.7cN/tex,马克隆值4.2,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80.2%,黄色深度8.4,整齐度指数86.1%,纺纱均匀性指数163.4。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区试平均结果: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73.6kg、162.5kg和160.3kg,分别为对照新陆早61号的105.1%、106.6%和106.3%。2021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1.3公斤、166.4公斤和163.4公斤,分别为对照新陆早61号的106.9%、108.5%和108.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在4月上旬较好。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4万株左右,要求植株均匀。3、合理化控。齐苗化控,以后每长3片主茎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活掌握。4、合理水肥。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80公斤左右。滴灌田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用水量260-300方左右,随水滴施棉花专用肥。5、适期早打顶。单株留果枝8台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月5日结束。6、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域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鑫瑞棉6号

  选育单位: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R0851×XR061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9天。株形较紧凑,株高72.8cm,果枝Ⅰ式,茎秆较硬,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5.9节,铃卵圆形,单铃重5.9g,衣分43.5%,子指10.5g,霜前花率96.9%。出苗好,长势较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抗病性:枯萎病指3.7、高抗枯萎,黄萎病指29.5、耐黄萎。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5mm,断裂比强度33.8cN/tex,马克隆值4.35,断裂伸长率7.35%,反射率77.7%,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64。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早中熟机采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64.55kg,比对照增产9.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0.7kg,比对照增产10.6%。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系叶片大小中等,I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合密植,保苗13000-14000株/亩。2、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沟灌棉田8月中下旬停水,滴灌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早、轻、勤”为原则,株高控制在75cm为宜。4、打顶:要求在7月5日左右开始,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5、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防治,降低虫害损失。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鑫瑞棉8号

  选育单位: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R0699×XR061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9天。株型较紧凑,株高69.9cm,果枝Ⅰ-Ⅱ式,茎秆较硬,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5.8节,铃卵圆形,单铃重5.9g,衣分42.6%,子指10.4g,霜前花率97.8%。出苗好,长势较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抗病性:枯萎病指4.0、高抗枯萎病,黄萎病指28.0、耐黄萎病。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5mm,断裂比强度34.7cN/tex,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7.1%,反射率77.8%,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5.9%,纺纱均匀性指数168。抗病性和丰产性好。品质较好,达到II型品种类型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早中熟机采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78.85kg,比对照增产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96.3kg,比对照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系叶片大小中等,I-II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合密植,保苗13000—15000株/亩。2、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沟灌棉田8月中下旬停水,滴灌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早、轻、勤”为原则,株高控制在75cm为宜。4、打顶:要求在7月5日左右开始,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5、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防治,降低虫害损失。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塔棉7号

  选育单位: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H-0881×TH-C3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植株清秀,株形较松散,Ⅰ-Ⅱ类果枝,株高87.3cm,茎秆较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单株结铃6.4个,棉铃为卵圆形,铃大,铃室4-5室,单铃重6.0g,衣分42.9%,子指11.1g,霜前花率96.9%。转基因鉴定结果:该品种为非转基因机采陆地棉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病。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31.3cN/tex,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8.3%,反射率79.0%,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52.5。品种类型:该品种为早中熟非转基因高抗枯耐黄Ⅱ型机采陆地棉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8.1kg、173.6kg和168.2kg,分别为对照中棉所49的115.9%、115.0%和115.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19.9kg、176.8kg和172.7kg,分别为对照中棉49的111.7%、114.5%和114.9%。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种叶片中等大小,Ⅰ-Ⅱ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合密植,保苗13000-15000株/亩。2、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沟灌棉田8月中下旬停水,滴灌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早、轻、勤”为原则,株高控制在80cm为宜。4、打顶:要求在7月5日左右打顶,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昊达润丰2861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昊达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鲁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陆中8号×冀棉25号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4天,株形较松散,株高75.4cm,果枝上举,茎秆较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大,叶色深,果枝始节位5.9节,单株结铃6.6个,铃长卵圆形,单铃重5.7g,衣分44.9%,子指9.8g,霜前花率97.3%。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枯萎病相对病指3.5,高抗枯萎;黄萎病相对指34.9,耐黄萎。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2.5cN/tex,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5.9%,反射率78.4%,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7%,纺纱均匀性指数153。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常规陆地棉。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49.6kg、156.8kg和152.9kg,分别为对照中棉所49的103.6%、108.1%和108.7%。2021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72.3kg、160.1kg和156.7kg,分别为对照中棉49的99.0%、103.7%和104.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4月10~20日。收获株数1.2万~1.4万株/亩为宜。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增施硼、锌等微肥。掌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而定进行化控,苗期亩用缩节铵1.0~1.5g;现蕾期亩用缩节胺2.0~2.5g;初花期亩用5.0~6.0g缩节胺;打顶后重控,亩用缩节胺8.0~10.0g。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9台,7月上旬打顶结束。出苗后防治好棉蓟马,做好棉蚜、红蜘蛛的防治,重点防治棉铃虫。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96G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陆中47号//新陆中14号/中28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株型紧凑,株高72.5cm,果枝Ⅲ式、上举,茎秆较硬,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叶色浅,果枝始节位6.3节,单株结铃6.6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7g,衣分44.7%,子指10.0g,霜前花率96.5%。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高抗枯萎、耐黄萎。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mm,断裂比强度32.2cN/tex,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9.9%,黄色深度8.3,整齐度指数85.2%,纺纱均匀性指数158,II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棉花早中熟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籽棉平均亩产382.3kg,比对照增产13.3%。2021年生产试验,籽棉平均亩产407.4kg,比对照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4月10-20日。收获株数1.2万-1.5万株/亩为宜。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40-160kg,70%-80%的P和30%-40%的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亩用缩节胺0.3-0.5g;现蕾期,6-7叶期1.0-1.5g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3-4g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亩用缩节胺6-8g,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亩用缩节胺6-8g。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MB70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CRI70-53/69307系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好,株形较紧凑,果枝Ⅱ式、上举,茎秆较粗壮,茸毛较多;株高72.6cm,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浅,铃卵圆形,不早衰,吐絮畅。果枝始节位6.3节,单株结铃6.6个,单铃重5.2g,衣分43.3%,子指9.9g,霜前花率97.6%。枯萎病发病率12.0%,病情指数3.4,枯萎病反应型为HR,属高抗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38.9%,病情指数31.0,黄萎病反应型为T,属耐黄萎病。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9mm,断裂比强度32.2cN/tex,马克隆值3.9,断裂伸长率5.6%,反射率80.2%,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5.5%,纺纱均匀性指数167。纤维品质为II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棉花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60.1kg,比对照中棉所49增产10.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63.6kg,比对照中棉所49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10日-25日,种植密度1.2-1.6万株。科学用肥,合理肥水,施足基肥,提早定苗,追肥,初花期至花铃期;全程合理化调,每亩用缩节安18-23.5克。病虫害防治: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苗期以防蓟马、棉蚜为主,中后期以防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为主。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阿农海2号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32号×07-37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为129天,霜前花率98.4%。株型筒型,株高95.25cm。分枝类型:零式果枝。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铃型:铃长卵圆型,铃大,铃室多为3室,单铃重3.4g。种子性状:种子圆锥形,绿色。籽指12.4g,衣分34.05%。抗病性:枯萎病相对病指3.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病指10.3,高抗黄萎病。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55mm、断裂比强度45.85cN/tex、马克隆值4.35、整齐度指数89.4%、断裂伸长率5.7%、纺纱均匀指数232.5。达到长绒棉Ⅱ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12.95kg,比对照增产12.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18.03kg,比对照增产11.68%。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地膜栽培,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左右;收获株数:1.2万-1.4万株/亩左右。2、施肥、灌水:基肥施油渣80~100kg/亩,尿素20kg/亩,三料磷肥15kg/亩。滴灌条件下,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滴灌专用肥或尿素、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3、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110cm。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长绒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新长437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K-011×K-28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零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粗,果枝短,叶片中等大小,铃中等大小,长卵圆型。株高93厘米,果枝始节位3节,果枝数11.9台,单株结铃9.6个,单铃重3.35克,衣分33.7%,子指12.7克,霜前花率98.9%,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95毫米,断裂比强度44.7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1,断裂伸长率5.95%,整齐度指数89.15%,纺纱均匀性指数230。高抗枯、黄萎病。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17.1kg,比对照增产15.9%。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20.01kg,比对照增产15.44%。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要适时早播,当膜下5cm地温稳定达到12℃时为最佳播期,播种密度1.5~1.7万株/亩。2、施肥:施足基肥,平衡追肥,充足保证生育期各元素肥料。3、灌水:6月中旬滴头水,每6天左右滴灌一次,8月底停水。4、调控:生育期要轻控勤控并以水肥调控为辅助,生育期缩节胺用量20g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长绒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元龙30号

  选育单位: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17×(新海18×75-238)F5}×591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生育期约131天;植株筒型,零式分枝,株型较紧凑,果枝较短,叶色深,叶片中等大小。长势稳健,株高约94.9cm,第一果枝节位3.2节,果枝数12.2个,结铃性强,单株铃数9.9个,亩铃数134608个;铃较大,长卵圆形,单铃重3.3克,子指12.3克,衣分34.3%,霜前花率98.4%。絮色洁白,含絮好,絮畅易采摘。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6.6mm,整齐度指数88.1%,断裂比强度45.5cN/tex,断裂伸长率6.6%,马克隆值4.4,纺纱均匀性指数221。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46.0公斤/亩、118.9公斤/亩、117.0公斤/亩,分别为对照新海41号的114.0%、117.7%和117.2%。2021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49.5公斤/亩、124.3公斤/亩、122.6公斤/亩,分别居第2、1、1位;分别为对照的110.6%、117.6%、117.9%。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一般为4月上中旬,覆膜栽培,当膜下5cm地温稳定达到15℃时为最佳播期;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收获株数1.2~1.4万株/亩。2、施肥:基肥施油渣或有机肥40~80kg/亩,尿素10~15kg/亩,二胺15kg/亩、钾肥5~10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8~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3、调控:以水肥调控为主,适当地进行化控,将株高控制在90~100cm间。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长绒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长丰14号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14号×A11-C0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对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3天,植株筒型,零式果枝,果枝短,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铃长卵圆型,铃大,单铃重3.4g。株高96.4cm左右,果枝数12.3台,籽指12.4g,衣分33.4%。霜前花率98.8%,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品系;抗病性鉴定高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2年区试HVICC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6mm,断裂比强度45.6cN/tex,马克隆值3.9,整齐度指数89.3%。纺纱均匀指数236.5。

  产量表现:2019年-2020年两年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平均皮棉亩产113.4kg/亩,比对照增产12.2%。2021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117.9kg/亩,比对照增产11.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5-15日,播种密度1.3-1.5万株/亩,力争棉苗早、全、齐、匀、壮。测土配方,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注重施用有机肥,酌情喷施叶面肥和B/Zn等微肥。生育期滴水8-10次,要特别重视7-8月高温期间的灌溉,少量多次为宜。根据棉株长势、长相、棉田水肥供应情况酌情喷施缩节胺,留果枝10-13台,株高控制在100-115cm,7月中旬打顶结束。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做好棉蚜和二、三代棉铃虫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早中熟长绒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彩102

  选育单位: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彩棉20号×白721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植株呈塔形,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叶深绿色,铃卵圆形,絮棕色,吐絮畅而集中。生育期121天,株高84cm,果枝始节5.8位,果枝数13.1个,株铃数6.6个,平均单铃重5.2克,子指9.9克,平均衣分43.1%。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检测,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整齐度指数85%,比强度29.3CN/tex,伸长率6.2%,马克隆值4.4。枯萎病病指3.3,黄萎病病指18.8,属高抗枯萎、抗黄萎病类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彩色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23.7公斤、143.5公斤和143.3公斤,分别为对照新彩棉20号的112.1%、117.5%和117.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31.3公斤、142.5公斤和124.6公斤,分别为对照新彩棉20号的104.9%、109.7%和109.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南疆4月中上旬,北疆4月中旬。2、密度:一般为1.3-1.5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1-1.3万株。3、施肥:重施有机肥。4、灌水:全生育期滴灌9-11水。5、化调:坚持“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点片化控与全程化控相结合”的原则。6、防病虫:采取综合防治方法,为防治苗期地下害虫,需药剂拌种。7、打顶:南疆7月10-15日,北疆7月5-10日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及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中彩103

  选育单位: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彩棉20号×白722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植株呈塔形,Ⅰ-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叶绿色,铃卵圆形,絮棕色,吐絮畅而集中。生育期121天,株高83cm,果枝始节6位,果枝数12.3个,株铃数6.5个,平均单铃重5.2克,子指10.1克,平均衣分43.5%。纤维品质优良,上半部平均长度30.5mm,整齐度指数85.3%,比强度29.96CN/tex,伸长率5.88,马克隆值4.39。枯萎病病指2.8,黄萎病病指32.2,属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类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彩色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12.5公斤、135.7公斤和135.7公斤,分别为对照新彩棉20号的108.3%、111.4%和111.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39.5公斤、145.2公斤和128公斤,分别为对照新彩棉20号的107.5%、111.8%和112.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旬。2、密度:一般为1.3-1.5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1-1.3万株。3、施肥:重施有机肥。4、灌水:全生育期滴灌9-11水。5、化调:坚持“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点片化控与全程化控相结合”的原则。6、防病虫:采取综合防治方法,为防治苗期地下害虫,需药剂拌种。7、打顶:南疆7月10-15日,北疆7月5-10日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及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金垦棕13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垦棕6号×76-3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22天左右。霜前花率100%。植株筒型,株型紧凑。株高84cm左右。Ⅰ-Ⅱ式果枝,果枝始节5.9节,单株果枝8.5台。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叶裂深,叶绿色、缘较平滑。棉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多为4-5室。铃面光滑,有腺体。单铃重5.3g,絮色棕色。易摘拾,可机采。籽指10.6g。单铃重5.3g,籽指10.6g,衣分40.4%。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mm,断裂比强度29.5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84.2%,伸长率5.5%。枯萎病病指4.0;黄萎病病指32.6,属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类型品种。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45.9公斤、139.6公斤和139.5公斤,分别比对照新彩棉20号增产19.7%、14.1%、14.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61.7公斤、144.7公斤和125.7公斤,分别为对照新彩棉20号的114.5%、111.4%和110.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北疆棉区适播期4月10~25日。2.合理密植:中等肥力地保苗21~24万株·hm-2。3.灌水:滴灌条件下6月中旬滴头水,9月下上旬停水,每次滴量450~600m3·hm-2左右,滴水间隔11~13天,共滴7~9次。4.施肥:化肥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N、P、K配合施用,每公顷施标肥2100~2400kg。5.化调:化调时间和用量要因时因地因长势灵活掌握,做到早、勤、轻,通常化调4~5次,现行后每公顷缩节胺用量15g、2~3叶用量15~22.5g、5~6叶用量30~45g、见花前后用量45~60g、打顶后3~5天用量75~120g。6.适时打顶。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及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石彩22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早46/石彩3)//(04-11/石彩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石彩22为非转基因常规彩色棉(棕色)品种,该品种植株塔型,Ⅰ-Ⅱ式果枝,茎秆硬、直立、茸毛中等,叶片绿色、中等大小,铃较大,卵圆型,絮棕色。整个生育期长势中等,结铃性较强,吐絮集中,抗逆性较好。枯萎病病指3.0、高抗枯萎,黄萎病病指27.5、耐黄萎。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1毫米,断裂比强度31.4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21,整齐度指数85.58%,伸长率5.93%。

  产量表现:经2018年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籽棉总产、皮棉总产、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2.5公斤/亩、137.75公斤/亩、137.05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5.6%、116%、115.6%。生产试验籽棉总产、皮棉总产、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9.4公斤/亩、160.1公斤/亩、160.1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7.4%、117.0%、117.0%。

  栽培技术要点:4月10日-20日前后适期早播。收获株数1.3-1.4万株/亩。全育期灌水7-9次,化调3-4次,注意防止棉蚜,打顶时间7月1日左右,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及南疆早中熟棉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2年  号

  品种名称:石彩23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石选12-2/石彩16)//(04-11/石彩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石彩23为非转基因常规彩色棉(棕色)品种,植株塔型,Ⅰ-Ⅱ式果枝,叶片深绿色,中等大小;茎秆茸毛较少,铃偏小,卵圆型,絮棕色。整个生育期长势中等,结铃性较强,吐絮集中,抗逆性较好。枯萎病病指3.4(高抗),黄萎病病指21.1(耐),纤维品质测试结果: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5毫米,断裂比强度30.6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07,整齐度指数85.21%,伸长率6.34%。

  产量表现:经2019年2020年两年区域试验,籽棉总产、皮棉总产、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8.6公斤/亩、141.25公斤/亩、141.1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7.25%、115.65%、115.6%。生产试验籽棉总产、皮棉总产、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2.8公斤/亩、150.8公斤/亩、131.6

  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4.9%、116.1%、115.6%。

  栽培技术要点:4月10日-20日前后适期早播。收获株数1.3-1.4万株/亩。全育期灌水7-9次,化调3-4次,注意防止棉蚜,打顶时间7月1日左右,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北疆早熟棉区及南疆早中熟棉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附件2

  2022年自治区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品种通过初审目录

  

  序号

  品种名称

  作物种类

  引种编号

  审定编号

  育种者

  引种者

  原审定推广区域

  引种适应种植区

  1

  田福糯1号

  玉米

  

  甘审玉20180070

  甘肃田福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田福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中部及河西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2

  先单401

  玉米

  

  甘审玉20210108

  甘肃先农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昌吉市玉尚农种子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作春播青贮玉米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3

  先单503

  玉米

  

  甘审玉20210063

  甘肃先农国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昌吉市玉尚农种子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4

  隆丰7889

  玉米

  

  陕审玉2020059

  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

  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陕西渭北、陕北春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5

  隆科3号

  玉米

  

  陕审玉2018026

  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

  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陕西渭北、陕北春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6

  雷单3号

  玉米

  

  蒙审玉2021051号

  乌兰浩特丰泽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聚农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7

  斯泰112

  玉米

  

  甘审玉20210099

  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聚农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作春播青贮玉米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8

  源玉305

  玉米

  

  蒙审玉2019004号

  石家庄高新区源申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鲲玉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9

  铁研53

  玉米

  

  陕审玉2020074号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宜陕西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银川和榆林等6地市青贮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0

  秋润168

  玉米

  

  陕审玉2018033号

  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融万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陕西渭北、陕北春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1

  中农K988

  玉米

  

  蒙审玉2020004号

  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

  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2

  先玉1611

  玉米

  

  陕审玉2019025号

  铁岭先锋种子研究公司

  伊犁道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适宜陕西渭北、陕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3

  强硕90

  玉米

  

  甘审玉20200094号

  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强硕农作物研究所、河南德圣种业有限公司、北京聚京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作春播青贮玉米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4

  鑫源198

  玉米

  

  甘审玉20210021

  新疆鑫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鑫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5

  先单1号

  玉米

  

  甘审玉20210022

  新疆鑫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鑫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6

  贺丰6号

  玉米

  

  宁审玉2021L017

  宁夏贺丰种业有限公司

  宁夏贺丰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宁夏引、扬黄灌区≥10℃有效积温2700℃以上(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春播单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7

  现代988

  玉米

  

  蒙审玉2021085号

  河南省现代农业农作物研究院

  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8

  五谷8567

  玉米

  

  甘审玉20210102

  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作春播青贮玉米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19

  强硕88

  玉米

  

  甘审玉20200003

  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聚农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0

  隆丰9966

  玉米

  

  甘审玉20210068

  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

  昌吉市庆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1

  金张掖1706

  玉米

  

  甘审玉20190043

  张掖市金正农业科技研究发展中心

  昌吉市庆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2

  胜玉906

  玉米

  

  甘审玉20190020

  酒泉市胜丰向日葵研究所

  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春玉米中晚熟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3

  延科338

  玉米

  

  陕审玉2018009号

  延安延丰种业有限公司

  延安延丰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关中夏播和陕北、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4

  晋糯28

  玉米

  

  晋审玉20190078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新疆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适宜在山西鲜食糯玉米主产区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25

  晋糯17

  玉米

  

  晋审玉20190077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新疆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适宜在山西鲜食糯玉米主产区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26

  晋糯5号

  玉米

  

  陕审玉2015044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汉中市得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适宜在陕西夏播玉米产区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27

  晋甜糯1号

  玉米

  

  晋审玉2019007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新疆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适宜在山西鲜食糯玉米主产区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28

  德光168

  玉米

  

  甘审玉20210050

  张掖市德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张掖市德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29

  和盛5288

  玉米

  

  甘审玉20190059

  武威兴盛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武威兴盛种业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30

  白甜糯708

  玉米

  

  甘审玉20180066号

  酒泉市金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宝丰种子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鲜食糯玉米区种植

  新疆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

  31

  雷单3号

  玉米

  

  蒙审玉2021051号

  乌兰浩特丰泽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聚农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32

  禾玉9566

  玉米

  

  蒙审玉(饲)2021139号

  北京中农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的春播玉米种植区

  33

  新农棉1号

  棉花

  

  甘审棉2011005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天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种植

  新疆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的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和西南沿山一带的南疆部分棉区,准葛尔盆地南部和南北疆零星地区

  34

  酒棉22号

  棉花

  

  甘审棉20210002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中农深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种植

  新疆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的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和西南沿山一带的南疆部分棉区,准葛尔盆地南部和南北疆零星地区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xjnynct/c113605/202402/9790a69b16ba4f62919c940639a846c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