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库容。加快建设回龙寺水库、灵泉寺水库,除险加固大高滩、深沟寺等中小型水库,维修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提升蓄水能力。今年以来,新增蓄水能力16万立方米,工程蓄水量达10476万立方米。 (二)疏水网。抢抓冬春修水利黄金期,组织动员灌区群众排查渠道水毁、淤堵等情况,全面开展河道、渠道清理修缮活动,整治“跑、冒、滴、漏”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今年以来,投入财政资金500余万元,疏浚渠道154公里,整治修复水毁136处。 (三)保灌溉。升级改造回龙、大高滩、响水滩等中型灌区,稳步推进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会仙桥水库灌区渠系配套,打通输水“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已开闸放水420万立方米,计划到5月中旬增放1200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达18万亩。